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docxVIP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特征及防治对策   摘 要:伴随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生态的改变,近几年我国的玉米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各种新型病虫不断出现,造成了玉米产量较低,降低了农民经济收入,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进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玉米种植人员应了解各种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并根据不同的病虫种类采取相应的防治手段,保证玉米产量。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病特征;防治对策   玉米是我国农业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许多农民以玉米为主要经济来源。但随着病虫害现象的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降低了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甚至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对我国的农业建设和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对当前多发的玉米病虫害发病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一、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措施   1.玉米丝黑穗病   发病特征。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其病原菌在玉米抽雄后从芽鞘入侵。在田间检查时可以发现雄穗的花序被破坏,花器变形,雄花变成黑粉,植株矮化;雌穗的穗短、下部膨大、顶部变尖,果实从外部看与正常的果实相同,但是其内部有一团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目前选用最多的抗病品种是中单2号、中单12号和中单14号;②加强田间管理:严禁从发生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区调运种子,田间实行高温堆肥,严禁未经腐熟的生肥直接下地;③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的~%的粉锈宁和羟锈宁对玉米种进行拌种,或者用%的氧环宁缓释剂进行拌种,其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效可以达到90%以上。   2.玉米大斑病   发病特征。玉米大斑病在阴雨天湿气较重时易发生,且蔓延速度较快。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其病原菌最易侵染玉米的时期是拔节期到出穗期之间。玉米感染大斑病,先是玉米底部的叶片呈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后逐渐蔓延至叶的两端,形成边缘暗褐色的大斑。当遇到阴雨天气时,病斑上会有大量的灰黑色霉层。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选用玉米抗病品种,并合理搭配和轮换品种,不使用单一品种,提高种子的抗病力;②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适时早播,合理密植,提高玉米的抗病力;③田间清洁: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玉米三年以上的,要深翻、倒茬、轮作种植,减少玉米条斑病菌量;④药?┓乐危褐氐阊≡袼氩恳陨弦镀?喷施25%苯醚甲环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一共喷2~3次。   3.玉米茎腐病    发病特征。玉米茎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玉米茎腐病的病菌会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潜伏在土壤中,当土壤温度升高时复苏。因此土壤的温度越高越是玉米茎腐病的高发期。由于病菌处在土壤中,会首先让玉米的根部产生病变,一旦发病,玉米的病部开始变为暗褐色,随后绕玉米茎基部扩展一周,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分的叶片开始变黄、萎蔫,到了后期,玉米整株开始枯死,病部表面会形成黑褐色大小不等的菌核。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自交系,培育抗病杂交种,从而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②田间清洁:在秋季时,要将病枝条剪下,进行集中销毁,从而消除病源;③药剂防治: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主要集中在3~8月份,玉米通常是在5月中旬和7月初染病,因此,在此时可喷施38%的恶霜嘧铜菌酯1 000倍液或30%的甲霜恶霉灵800倍液。   4.玉米螟   发病症状。玉米螟幼虫在寄主的秸秆、根茬和穗轴中越冬,其中以在玉米秸秆中越冬的虫量最大。被玉米螟危害的玉米心叶会呈现一排排的小孔,当玉米的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会钻入雄花的基部,使玉米雄花基部折断;当玉米的雌穗抽出后,幼虫就会取食玉米的苞叶和籽粒,使玉米植株颗粒无收或籽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选用优良的玉米抗病品种;②农业防治:尽可能地减少越冬虫口基数,采用机械灭茬或白僵菌封垛等方法来减少玉米螟的化蛹羽化数量;③生物防治:赤眼蜂是玉米螟虫卵的天敌,选用玉米螟的天敌赤眼蜂来消灭玉米螟,一般可以在玉米螟产卵的初期和盛期放赤眼蜂进行防治;④药剂防治:用40%的氧化乐果加%的氟氯氰菊酯或30~50倍的有机磷杀虫剂喷施。   5.玉米蚜虫   发病症状。玉米蚜虫一般会出现在玉米叶片下方和玉米的嫩芽中,主要以玉米叶片中的营养为食物。玉米蚜虫会在叶片上繁殖大量的幼虫,共同吸取叶片中的营养,如不能及时消灭幼虫会造成玉米叶片养分大量流失,并逐渐变为枯黄,造成整株玉米死亡。大量的死亡植株会降低玉米产量。   防治措施。①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合理密植,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的环境;②药剂防治:当每百株玉米蚜虫量达到4000头,有蚜虫的玉米株数超过一半以上时,就应当立即采取药剂防治,防止其蔓延。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XX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施。此外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