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湟源县高原鼢鼠危险性分析
湟源县高原鼢鼠危险性分析
摘要 高原鼢鼠是湟源县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在取食过程中挖掘洞道,破坏、取食苗木根系,造成了幼林地苗木枯死,是导致造林失败的关键因素。为加强对湟源县高原鼢鼠的管理,有效控制其危害,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高原鼢鼠在湟源县的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认为高原鼢鼠在湟源县属于低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 关键词 高原鼢鼠;发生情况;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青海湟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02 1 研究背景 生物学特性 高原鼢鼠隶属啮齿目鼹形鼠科[1]。其长年生活于地下,视力严重退化,俗称“瞎老鼠”,是湟源县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分布于海拔2 800~4 300 m的耕地、草滩、退耕?林地、幼林地和阳坡草场,是靠啃食草根、茎、苗木根系为生的一种鼠种[2]。 高原鼢鼠成鼠体长190~250 cm,一般雄性大于雌性,体形圆桶状,体重达260 g以上,最重者达490 g;尾巴较短,仅~ cm,覆以浓密的短毛;背部被毛柔软、丰厚并有丝光,毛色淡褐,毛尖略染锈红色;前肢粗壮强劲,掌部宽扁,指爪发达而锐利,均是挖掘洞穴的有力工具。 高原鼢鼠每年有2次活动高峰,即春季4―5月、秋季9―10月。5月为繁殖高峰期,平均每胎2~4只,最多可达7~8只。该鼠有见风见光堵洞的习性,冬季活动很少,一天之内早、晚活动频繁,雨后更活跃。 发生及防治情况 高原鼢鼠是湟源县本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8 hm2,主要发生于近年栽植的高标准造林地、退耕还林地等未成林地。 通过系统观测,高原鼢鼠春季4―5月,觅食活动加强,同时进行交配繁殖,秋季9―10月开始大量储备冬季食物,其活动非常频繁,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有效降低鼠口密度,减小其对林木的危害,西宁市抓住有利时期进行防治,每年防治面积逾2万hm2。防治方法有利用地箭人工捕捉,招引鹰、臭鼬等天敌捕食,开挖防鼠沟等。由于连续多年的防治,防治效果明显,林木被害株率控制在10%以下,其发生程度以轻至中度为主。 2 风险评估 分布和管理 分布情况。国内分布于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青海省内分布于西宁市、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互助县、化隆县、共和县等地。 目前采取的控制措施。①监测措施。加强对高原鼢鼠的监测工作,针对高原鼢鼠的发生范围、发生程度进行专项调查,并且已经设立高原鼢鼠的固定观测标准地,对高原鼢鼠进行系统观测,为有效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②防治措施。利用地箭人工捕捉,招引鹰、臭鼬等天敌防治,开挖防鼠沟等物理防治措施。 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寄主植物及其分布。高原鼢鼠取食各种杂草的根、茎及多种林木根系,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原鼢鼠喜食油松、沙棘、榆树、桦树、落叶松等苗木根系。在取食过程中,通过挖掘洞道、啃食林木根系,对各类林地造成危害。其在西宁市的寄主面积逾万hm2,其中市本级万hm2、大通县万hm2、湟源县万hm2、湟中县万hm2。 在全国的适生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分析。高原鼢鼠是湟源县本地林业有害生物,其适生性、抗逆性较强,并且繁殖能力强,平均每胎2~4只,最多达7~8只。高原鼢鼠长年生活于地下,受天敌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 传播渠道。高原鼢鼠长年生活于地下,其传播靠自然扩散,无法依靠随苗木调运等人为因素完成传播。因此,高原鼢鼠的自然扩散能力不强。 天敌分布情况及制约能力 高原鼢鼠的天敌有狐狸、黄鼬、臭鼬、蛇、鹰等。然而,高原鼢鼠长年生活于地下,天敌对其数量的影响较小。 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 在国内的危害情况。高原鼢鼠在国内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其主要分布于海拔2 800~4 300 m的耕地、草滩、阳坡草场,在退耕还林地等幼林地内的分布相对较少,对林木的危害以轻至中度危害为主。 潜在的经济影响。高原鼢鼠是湟源县本地的一种林业有害生物,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林地各类植物生长茂盛,林木生长健康,高原鼢鼠食物丰富。因此,对林木的危害几率逐渐下降。另外,受臭鼬等天敌及人工捕捉因素的影响,虽然其年发生面积逾4万hm2,但突发造成灾害的几率较小。 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影响。高原鼢鼠取食各种杂草的根、茎及多种林木的根系,寄主分布范围广泛。高原鼢鼠挖掘洞道、取食活动等易造成地表植物枯死,在危害严重的地区,土球分布星罗棋布,洞道纵横交错。在草原高原鼢鼠发生严重的区域造成了“黑土滩”,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等严重后果,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高原鼢鼠对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影响较大[3-4]。 铲除的难度 高原鼢鼠在当地分布范围广泛,由于其长年生活于地下,天敌对其影响较小,人工捕捉数量有限,不易铲除。 定量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