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链脂肪酸介绍【营养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送到肝脏后,作为能量的来源使用。这是一般的植物油的代谢机理图。 与此相比较,中链脂肪酸的代谢机理是,一旦摄取则通过舌部和胃的脂肪酶,加上胃酸的作用,甘油三酯几乎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其后因中链脂肪酸与水的亲和性高,不被胰脂肪酶或胆汁酸微团溶化,通过门静脉运送到肝脏。在肝脏很快代谢,通过b氧化分解成能量。 * 中链脂肪酸具有著名的营养特性。 它们被吸收后直接在肝脏中代谢, 因此它们比长链脂肪酸更容易转化为能量。 由于这个营养学上的优势,我们试图将其应用于一般用途中。 但是,关于它们的烹饪特性却有重大问题。 例如,在加热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起泡。 在日本,油炸食品诸如炸虾和炸猪排在家庭中经常出现。 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发烟的问题源自于分子量,MCT对于烹饪来说分子量太小了。 为解决这个问题,能够通过MCT和普通食用油之间酯交换来增加分子量。 但起泡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我们必须研究包含中链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的结构。 ? 中链脂肪酸介绍 康复医学中心营养科 张新胜 * ppt课件 脂肪酸的分类 依碳链长短而分: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 C?C?C?C?C?C?C?C?C?C?C?C?C?C?C?C?C?COOH H ? ? H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C?C?C?C?C?C?C?COOH H ? ? H H ? H ? H ? H ? H ? H ? H ? ? H ? H ? H ? H ? H ? H 中链脂肪酸的结构示意图 (以 8碳辛酸为例) 长链脂肪酸的结构示意图 (以 18碳硬脂酸为例) 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橄榄油等 椰子、棕榈仁、母乳、牛乳等 C?COOH H ? ? H H ? 短链脂肪酸的结构示意图 (以 2碳醋酸为例) 醋 * ppt课件 脂肪酸 * ppt课件 一般植物油的代谢途径和机理 肝脏 淋巴管 胰脂肪酶 再合成 舌部 脂肪酶 胃脂肪酶 血管 β-氧化 组织 细胞 胆汁酸微团 肠管 胃 门静脉 肠管壁 * ppt课件 中链脂肪酸的代谢途径和机理 肝脏 淋巴管 胰脂肪酶 再合成 中链 脂肪酸 舌头 脂肪酶 胃脂肪酶 血管 β-氧化 组织 细胞 胆汁酸微团 肠管 胃 门静脉 肠管壁 * ppt课件 * ppt课件 中链脂肪酸的应用 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调节作用: 肥胖的管理 脂代谢的调节 心肌病的治疗 化妆品的乳化剂 运动食品 植脂末(咖啡伴侣) 主要作为脂肪乳剂对于乳糜泄、脂肪痢、慢性胰腺功能不全、胆管阻塞和其他相关疾病患者的静脉营养支持 医药领域 食品 化妆品领域 新领域 * ppt课件 棕榈仁油、椰子油 分提 硬脂部分 (C12、C14、C16、C18:0为主) 巧克力油脂 CBS 软脂部分 (C8、C10、C18:1为主) 水解 甘油 脂肪酸 (C8、C10、C18:1) 其他脂肪酸 (C18:1为主) 精馏 中链脂肪酸 (C8、C10) 甘油 合成 中链脂肪酸油(MCT) 干法提取:加热→冷却结晶→过滤 (无溶剂,冷却法) 条件:250~260℃,5~5.5MPa 热水解,无触媒 根据沸点不同 条件:150~250℃,常压 无触媒,无溶剂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的生产方法 * ppt课件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 Medium- and Long-chain edible oil 主要成分: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即MLCT) 来 源: 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即LCT,来源于玉米油、葵花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等食用植物油)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即MCT,来源于食用椰子油、棕榈仁油) * ppt课件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 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LCT)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形成及构造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 食用酯交换 碳原子数≥12 碳原子数8~10 * ppt课件 发烟 油炸起泡 中链脂肪酸与长链脂肪酸的混合油脂不适用于加热烹饪 * ppt课件 各种油脂的发烟点 0 50 100 150 200 250 LCT MCT+LCT 混合 MLCT 温度 (℃) * ppt课件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的食用历史 在母乳和牛乳的脂肪总量中约含1%~3%的中链脂肪酸 不少婴儿配方奶粉特别是在用于喂养早产儿的配方奶粉中也添加了MCT 中长链脂肪酸是几乎所有人类从新生儿时就开始食用的油脂,是具有悠久的人类食用历史,适合于所有人群的食用油脂成分 * ppt课件 运送到肝脏后,作为能量的来源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