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菌目.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菌目

甘肃天水农业学校 * 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课程 一、症状 二、病原物 三、发生规律 四、综合防治 知识点导学 五、课后作业 知识点导学 识记水稻白叶枯病叶枯型症状识别要点 掌握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 理解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 一、症状 1、发生时期:分蘖、抽穗期最重 2、发生部位:叶鞘为主,叶片次之 3、识别要点: 病斑云纹状 ,后期生鼠粉状菌核。 干燥时,中央为草黄色或灰白色,边缘暗褐色。 潮湿时病斑有蜘蛛丝菌丝,中央为灰绿色,边缘湿润状 初期症状 中央草黄色 边缘暗褐色 中央灰绿色 边缘湿润状 图中白色小团是什么? 请观察发病部位、症状特点是什么? 二、病原 有性世代:担子菌亚门、层菌钢、薄膜草菌属 无性世代: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菌目、丝核菌属。 温度范围:23—35℃;适宜温度:28—32℃ 相对湿度:85—96%,96%为最适宜。 三、发生规律 场所:土壤、病稻草等 菌态:菌核、菌丝 传播途径:灌溉水流 侵入方式:附着孢 通过气孔侵入叶鞘 何处最易出现中心病株? 答案:风口下方、低洼处 侵染过程 菌核 萌芽 菌丝 从叶鞘缝隙进入 叶鞘内壁 形成 附着孢侵入丝 气孔 侵入 潜育期 气生菌丝 进入发病 菌源数量 气象因素 栽培措施 高温高湿是病害发生的首要前提。 施N过量。 长期灌水、土壤通气不良,利于病菌滋生。 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多,发病重。 品种抗性。 植株形态结构。 稻株叶鞘或茎杆内含物的影响。 四、综合防治 化防标准: 分蘖未期至园杆拨节病蔸5%。 拔节至孕穗病蔸10%。 孕穗期至乳熟期病蔸20% 。 农业措施: 科学管水:适时晒田,干湿壮籽。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及早追肥。 清除菌源:打捞浪渣。 化学防治: 抗菌素:井岗霉素,40—60PPM,每亩地用50—60公斤。 有机氮类:多菌灵、托布津 禾穗宁(西德进口)1500倍液、三环唑500倍 有机硫类:稻瘟净、克瘟散 * * *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