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一、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倾向 心理学取向 社会学取向 界定 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 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如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群体之间 强调重点 个体 团体或社会 理解行为的途径 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 分析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 首要目标 预测行为 描述行为 方法 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调查与参与观察 二、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 Allport(1968):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 Baron(1995):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 Myers(2002):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金盛华(2005):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 二、个性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三、人类文化学与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一、社会心理发展 (一)社会化 (二)态度及其测量 二、社会认知 三、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四、社会影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孕育期 古希腊时期—19世纪上半叶 哲学思辨阶段 代表人物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提法 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 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 1、1908 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 2、 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 3、1924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 三、迅速发展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一、 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 欧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大陆 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 台湾 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面子问题,中庸 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 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SP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 联结,强化,模仿) 三、社会学习理论 (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互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收益≥代价 关系 收益<代价 关系 收益≥ ≥ ≥代价 收益< < <代价 第二节 认知导向的SP理论 一、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1957) (一)基本假设 1、认知因素间的三种关系------相互无关,一致的认知,不一致的认知 2、假设:意识到认知间的不协调是令人很不舒服或讨厌的;因此人们产生了减少失调感的动机 (二)认知失调的条件 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冲突;3、观念层次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认知失调的程度 1、与某一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 2、失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比例 (四)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不协调中的一种 2、增加协调认知 二、社会同一性理论 基本观念: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 三、自我类化理论(Tajfel, Turner, 1982) 1、类化2、社会类化3、类化的作用——加强效应 4、自我类化理论——完成群体的高认同和高凝聚力 第三节 角色理论 (Mead, 1934;Cooley,1902) 基本观点:借助戏剧比拟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认为人们是按照所处的社会地位、 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强调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 二、主要概念 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镜象自我: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自我。 角色创造:行为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