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与中国.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 1949年解放之后,中国的艺术教育全面走苏联体系,形成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所谓“国油版雕”体系. 教育上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精神为方针,基本完全摒弃西方艺术,包豪斯自然从来无人提及。 这种情况一直到1980年代才有所改变。 “包豪斯是一个西方的反动的资产阶级艺术学术权威”云云,后面通篇在骂这个姓包的人.” 在包豪斯轰轰烈烈地进行教学试验的时候,中国正处在内乱之中, 1919-1927,是包豪斯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中国国内在军阀内战、在开始北伐,最后迁都南京; 1931年,包豪斯撤换第二任校长汉斯.迈耶,国内正是日军侵占东三省的“918”事变; 1933年包豪斯关闭,中国局势日益紧张,面临日军大举侵略华北 陈之佛应该是中国最早出国学习设计的人,他是浙江余姚人,十五岁入学县锦堂学校农科预备班,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任教,编写了第一本图案讲义。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美术的留学生,陈之佛当时是公费留学生。 他曾经介绍包豪斯到国内的,仅仅有张道一的《尚美之路》一书中提到的,说他在1929年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现代表现派之美术工艺》一文,介绍了工业产品设计,涉及包豪斯。 查这篇文章,陈之佛提到的是Breuhaus,德国没有这个学校。如果陈之佛提到这个名称是正确的话,应该是建筑家Fritz August ?Breuhaus (1883 –1960),因此估计陈之佛并没有直接介绍过包豪斯,但是他推行的图案教学,工艺美术教学,是最早间接受包豪斯设计教育影响而形成的。 庞薰琴(1906-1985)在1921年在震旦大学学医,后辍学,留学法国叙利恩绘画研究所(Academie Julien)和格朗特歇米欧尔研究所。1932年回国后,在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昌明美术学校任教,与倪贻德等组建了中国艺术史上第一个现代艺术社团“决澜社”,1936年后分别任教于北平艺专、四川省立艺专、华西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广东省里艺专、中山大学。1940年代后受时代影响,转而认同现实主义风格,与人共同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现代美术会”。 庞薰琴的回忆录《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是了解中国和现代设计关系的很重要的一本文献。他提到自己去参观包豪斯校舍,是在1929年,这是最早的国人参观包豪斯的记载,对德骚包豪斯校舍的设计有很详细的记录。 在宣传现代设计、包豪斯方面,在上海也有所见,设计家张光宇在1932年出版了《近代工艺美术》这本书,其中有相当大的篇幅介绍现代设计教育,其中提到了包豪斯,当时是翻译为伯绥司(Bauhaus)的。这本书是上海的中国美术刊行社出版的。 包豪斯作为一种系统的现代建筑思想与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对上海产生影响始于40年代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是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 )建筑系。它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培养上,也反映在一系列建筑作品包括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制定上。包豪斯在上海的这段历史折射出了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接轨的进程。 当时上海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老资格建筑师事务所公和洋行(Palmer Turner ),一直以娴熟的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著称,它设计的汇丰银行大楼把上海的西方新古典风格推到了顶峰。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黄作燊[shēn]应圣约翰大学工学院院长、著名土木工程师杨宽麟教授之邀,筹办建筑系。黄作是格罗皮乌斯的第一个中国学生,根据中国的记载,他是在1937年去哈佛大学跟格洛比乌斯学习的,但是从时间上来看,格洛比乌斯创建哈佛大学设计院是在1938年,黄作燊跟他学习应该是这个时间,也就是和贝聿铭同一年进入哈佛大学建筑研究院的。由于直接受教于现代建筑大师,颇得现代建筑真谛。他创办的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一开始就试图引进包豪斯式的现代建筑教学体系,强调实用、技术、经济和现代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开创了中国全面推行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先河。 1949年中国解放。 1951年,圣约翰大学解散,各个系科分别并入各有关院校。 1952年,中国进行全国高等院校系科调整,原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与原之江大学建筑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同济大学土木系等组成同济大学建筑系. 郑可先生(1906-1987)是广东新会人。 1927年去法国留学 1934年,他留学巴黎的国立美术学院,后来又在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学习雕塑和工艺美术。回香港后, 1936年到法国参加世界博览会的设计。 回国后在广东勷勤大学任教。勷勤大学是在1934年开设的,当时的广东省政府为纪念中国国民党元老古应芬,将广东工业专门学校及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合并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1951年,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改造为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 郑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