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文化性的探讨—以陈澄波作品保存修复为例.pdf

美学与文化性的探讨—以陈澄波作品保存修复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与文化性的探讨—以陈澄波作品保存修复为例

技術、美學與文化性的探討—以陳澄波作品保存修復為例 技術、美學與文化性的探討—以陳澄波作品保存修復為例 Technical, Aesthetic and Cultural: A Multi-Perspective Approach to the Conservation Project of Chen Cheng-Pos Works 張元鳳 Chang Yuan-Fe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專任副教授 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木島隆康 Kijima Takayasu 東京藝術大學院美術研究科文化財保存 學油畫專 攻教授 摘要 陳澄波的繪畫學習生涯中,跟隨石川欽一郎的啟蒙時期與東京美術學校的學 院派教育,是引導他進入繪畫創作的二個重大因素。然而即便歷經日本美術教育 嚴謹的學院派教育,他強烈而執著的筆觸與大膽豐富的用色,洋溢著獨特的個人 畫風,又被稱為「學院中的素人畫家」,但是在此次修復計畫中,一件件作品經 過了詳密的檢測與觀察後,讓人發現到隱藏在狂熱的顏料層背後的,果然是學院 派嚴謹、扎實的材料技法與有條不紊的創作程序。這些學院派的基礎功力已經在 不知不覺中內化為陳澄波創作生命的圭臬,像音符一樣自然流露並以此完成每一 張作品。因此,站在一個修復家的立場而言,陳澄波不僅是代表台灣,他對於創 作的態度熱情卻不狂亂,秉持扎實而熟練的技法將情感躍升於畫面的修養,更是 藝術創作者的典範。 2011 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文保中 心)與三位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昔東京美術學校)油畫修復權威開始展開為期三 23 書畫藝術學刊 第十八期 年的『陳澄波作品修復計劃』。首次接觸到這批作品時,對其豐富性非常驚訝, 基底材包含各式紙張、絹本、畫布、木板與紙板等,媒材則跨含東、西方繪畫各 種,如油畫、水彩、膠彩、水墨、鉛筆、粉彩與炭筆等,將當時在學院派教育、 在藝壇、在陳澄波心中的創作訊息表達無遺... 。針對其作品的多樣化,陸續又邀 請了台、美、日等國內外菁英專業人士加入照片、染織品、科學分析等多元化研 究。如此由多位經驗豐富的專業修復家組成的團隊所達成的目標與效率,不僅是 單一領域的修復技術,而是跨領域的研究開發與「修復美學」的倡導。 此文介紹此批作品保存修復的整合理念,並將此次方針設定的思維加以說明, 以及根據修復方針理念導入此案的二項技法:(ㄧ)典具帖與無酸保護材的應用、 (二)修復油畫時,去除從前蠟托裱的loose lining 技法(暫譯為非黏合式加襯) 為重點加以簡介說明。 【關鍵字】陳澄波、loose lining(非黏合式加襯) 、典具帖紙、修復美學、蠟托裱 24 技術、美學與文化性的探討—以陳澄波作品保存修復為例 一、保存修復目標與方針 1 文化紀念物保存維護的本質是會在一種『永久之基礎上』被加以維持 。就 陳澄波的作品與個人存在價值是否具有歷史代表性而言,當然他在藝術創作上的 2 獨特風格與對家鄉的情感描繪手法,早已是台灣近代藝術的重要代表 。除此之 外,在日治時期、位處新時代藝術潮流中的陳澄波 ,創作上積極的匯合當時東 、 3 西壇的風格與訊息 ,並熱心推動國內美術教育與展覽畫會 。這位早逝的菁英藝 4 術家,目前雖無絕對性的指定或認定 ,但是他對台灣藝壇的影響與歷史定義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