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云幂仪应用于台湾各地貌之混合层高度连续监测.pdf

雷射云幂仪应用于台湾各地貌之混合层高度连续监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射云幂仪应用于台湾各地貌之混合层高度连续监测

雷射雲冪儀應用於台灣各地貌之混合層高度連續監測 1 1 2 2 呂佳穎 林博雄 李育棋 游志淇 1 2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中央氣象局 摘 要 國內外對大氣邊界層都投入觀測策略以及應用研究,比如利用氣球無線電探空儀 (radiosonde)配合 Holtzworth 方法推估當地混合層高度最為環工界使用,遙測方法如聲波雷達 (SODAR)以及RASS ,以及氣膠光達(aerosol Lidar) ,也是常見的觀測工具,天氣數值模式也發展 各種邊界層參數化方法,以及輸出邊界層高度參數做為中小尺度天氣研究以及提供大氣擴散模式 的輸入參數之需求。美國海洋大氣總署(NOAA)提倡運用機場天氣守視的雲冪儀(ceilometer)資訊 來做為美國各地大氣邊界層連續觀測網的概念。本研究發展透過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Vaisala CL31 Ceilometer Lidar 雲冪儀數位訊號 ,透過和RCEC LIDAR 同地觀測比較加以驗證 ,之後利 用 CL31 訊號梯度分析法進行自動判斷混合層高度之邏輯 ,最後將該方法溯及過去2 年 (2013~2015)期間CL31 Ceilometer 在台灣各地城市、海濱與山區的短期觀測結果,做為台灣地區 各種地貌大氣混合層發展的應用參考。 大氣混合層高度一直是局地污染物擴散研究與監測的 一、 前言 重要因子。 大氣邊界層(Atmosphere Boundary Layer ,簡稱 台灣過去的混合層研究的無線電探空儀的探空資 ABL)是大氣層中離地表最近的一層,ABL 受到地面熱 料推測混合層高度的方法,經常以中央氣象局板橋或 力以及植被與建築物對風場的動力干擾,使得 ABL 內 是花蓮兩個局屬探空測站的探空儀觀測資料搭配 的氣象因子(溫度、濕度、風速等)在此層會有特殊的剖 Holzworth 法加以計算 MLH(黃等,2012) 。但經由單 面。在 ABL 中,懸浮微粒或是從地面排放的汙染物受 一測點的氣球探空(台灣地區施作時間是 08:00 LST 熱力或動力作用影響,而使物質可擴散或向上傳送的 和 20:00 LST) ,應僅能代表小範圍區域的即時大氣邊 高度受到限制。物質因擾動造成的擴散和向上傳遞可 界層特徵。 到達的最大高度,被稱之為混合層高度(Mixing Layer Height ,簡稱MLH) ,MLH 變動範圍可從離地幾十公 相較於一天兩次的無線電氣球探空觀測,雲冪儀 尺到幾公里,且由太陽加熱的能量被地表吸收後再向 只要設置地點有穩電源供應便可進行 24 小時不間斷 上釋放紅外線改變了近地面溫度剖面進而影響到 觀測;此外,它也可以機動移動到不同觀測地點(比如 MLH 的高度,讓 MLH 的高度會有明顯的日夜變化, 山區、海邊、城市) ,過去3 年期間臺灣大學 CL31 雲 並因地表性質的不同造成 MLH 的高度變化也不盡相 冪儀已經在不同地區進行短期觀測 ,之後在第三節會 同。由於大多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