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流传热

第四章 传热 一、对流传热的分析 二、壁面和流体的对流传热速率 二、对流传热的分析 三、壁面和流体间的对流传热速率 四、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一)、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二)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例4-4】套管换热器外管内径60mm,内管规格φ38×4.0mm,用水将为2500kg/h的某液体有机物从100℃冷却至40℃,水走管内,有机物走环隙,逆流流动,操作温度下,有机物密度860kg/m3, 粘度2.8×10-3N·s/m2,比热2.26kJ/(公斤·℃),导热系数0.452W/(m2·℃), 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5℃和45℃,热损失忽略不计。试求:(1)水对管内壁的给热系数;(2)有机溶液对管外壁的给热系数;(3)若将水流量增加20%,其他条件不变,重求水对管内壁的给热系数。· 解:⑴ 水的定性温度: ℃,查得 ρ2=995.7kg/m3, μ2=0.0008N·s/m2, ?2=0.618W/(m·K) Cp2=4.174kJ/(公斤·K) 根据热量衡算式求得水流量 公斤 管内流速: m/s 水侧给热系数: ⑵ 套管环隙当量直径de=d2-d1=0.060-0.04=0.02mm, 环隙流速 (过渡流) W/(m2·K) m/s 根据过渡流给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有 W/(m2·K) 故得溶液侧给热系数:   W/(m2·K) ⑶ 水流量增加后的给热系数   W/(m2·K) 2、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 1)流体在管束外强制对流 换热器壳程都是横掠管束流动,换热管排列分为直列和错列两种,流体冲刷直列和错列管束的情景是不同的。 错列时流体在管间交替收缩和扩张的弯曲通道中流动,比直列时在管间走廊通道的流动扰动更为强烈,故错列比直列传热要快,但错列的流动阻力较大,清洗不如直列容易。 影响管束传热的因素除Re, Pr数外,还有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和管排数,给热系数 应用范围: 特征尺寸:管外径,流速取每排管子中最狭窄通道处的流速 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各排的给热系数不同,应按下式求其平均值。 2)自然对流 对于大空间的自然对流,比如管道或传热设备的表面与周围大气层之间的对流传热,通过实验侧得的c,n的值在表4-9中。 定性温度 : 壁温tw和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膜温。 自然对流 4、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的途径 1)流体作湍流流动时的传热系数远大于层流时的传热系数,并且Re↑,α↑,应力求使流体在换热器内达到湍流流动。 2)湍流时,圆形直管中的对流传热系数 ? u?,??u0.8? ? ? d?, ??1/d0.2 ? ? ? 流体物性的影响,选?、ρ较大或μ较小的流体? ? ? 在流体阻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大流速比减小管径对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的效果更为显著。 3)流体在换热器管间流过时,在管外加流板的情况 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的0.55次方成正比,而与当量直径的0.45次方成反比 设置折流板提高流速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