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之行小结
——亲身感受世界名校和东方之珠
潘凯   工业工程0601
心怀激动我们匆匆赶往香港,恋恋不舍我们依依惜别东方之珠,短短三天我们体验了从休闲之城到繁华之都的转变,感受了香港科大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沐浴着维港温和的海风,慢慢品味灯红酒绿的弥漫,不虚此行。
玉泉清晨四点多的黑夜是我们一行六人独自享受的陪伴,五点,我们赶赴萧山机场,本应颇有睡意,但却因此次学术交流而使内心怦怦心动,心驰神往,全无睡意。六人的调侃,在清晨玉泉正门显得那么爽朗,欢笑不断,饶有兴趣。盘算后,还是打的前往机场,应该会划算一些吧。人齐,启程。
首次赴港,心里不免有些激动,大学期间一直对港科大的学术氛围很崇拜,曾经也是看着港片听着粤语长大,对香港的“九龙”“尖沙嘴”“中环”这些地名耳熟能详,因而能亲身去经历这些曾经一直想去的地方时,心情总是会异常兴奋。虽然我们的时间较短,三天时间,行程安排得很紧凑,但是香港科大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们的小巧但非常全面的实验室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同时繁华的香港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初次见面,希望以后能够再前往细细体会。一路走过,总是会有很多的想法和感触,需要我们细细总结,慢慢体味。
踏上港土,别有一番景象
走出世纪工程的香港机场,宏伟的大厅彰显都市的宏大气度,让人心情也开阔;亲切的接待,香港科大的两位浙大校友,很热情,有人接待的感觉真好,让我们全然没有到达香港的陌生感,很赞。拖着行李去打的,周围的景象与之前港片时看到的街市一处的场景非常相似,高大而略瘦的柱子下狭窄的马路旁停着一排出租车,司机还是在右边的,初看确实不习惯,我还习惯性地看看左边,怎么没有方向盘,司机呢,再一想,原来司机在右边。这也许就是资本主义的香港的一处细节体现吧。
香港有点小雨,伴着温煦的和风,感觉很舒服,很惬意。也许机场是在郊区,没有太多高大而宏伟的建筑,能见到的都是一些伫立在港岛上的居民房,远处看去就像一个柱子,很细。香港很小,寸土寸金,从这样的居民房中我们也能隐约嗅到一点原因。从那位浙大竺院理科班01级的学长口中得知,原来香港人称它们叫做鸽子屋。从后面三天我们对香港的切身体会来看,香港确实很小,而且都在房屋建筑都是在蜿蜒的山路上的,基本见不到大陆的那种开阔而望不到头的六车道,非常的紧凑。我惊叹香港人能够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建造出一个举世瞩目的东方之珠,实在称奇。
经过跨海大桥到达九龙的土地上之后,香港的繁华建筑和景象开始逐渐显现,慢慢享受,我不喜欢说太多话,也就在当日的雨雾中渐渐享受着快速而有秩序的香港给人带来的美妙。
首次见面,这里的景象别有一番滋味。
初入港科,风景这边独好
之前宗教授带他的三位博士生来机械系访问的时候,他们就说港科是依山而建,门口就在半山腰,亲身前往,确实感觉非凡。赞叹香港的公交车在翻来覆去的山路上不断上坡下坡才来到校门口,应该会有点累的,车的性能应该也需要更好的性能。,后来发现香港其他地方也是这样的,窄窄的公路建在一个又一个的坡上。
港科大并不大,可以说比较小,因为它就一幢主楼,其他全部是宿舍,包括学生和老师公寓。刚进去时并没有看出来就这一幢主楼,只觉得学校临海而建,给人的感觉非常好,每天住在海边,开窗便能见到海景,偶尔的小舟或快艇,静静的码头,那会是多么沁人心脾的环境。在两位浙大校友的带领下我们入住Visitor Center Tower,房间很不错,学长们说我们住的房间在香港称得上是豪宅。呵呵,那便当作享福了。收拾好东西,看看窗外,真的很不错,都羡慕得有点嫉妒港科大的学生了。
之后再次见到,上次来访机械系的三位博士生师兄师姐,再次见面,感觉异常亲切就好像在异乡见到自己的亲人一样,无话不说,笑声不断。一路上听他们述说这里的方方面面,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与他们在校外共进午餐,我们聊着香港这座繁华都市的点点滴滴,也向他们讲讲杭州和内地的一些近况。疲惫过后我们开始准备着第二天的学术交流与演讲。
来到港科大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系的所在地,第一感觉,安静与干净,也许是早上的缘故,他们上班很晚,但依然有几位同学来会议室听我们的presentation,还有系主任宗教授。他给人的印象很好,而且从之前的两次见面中也感到他非常nice。由于时间比较紧,只留了3分钟给我的演讲,我不得不粗略用英语讲讲我准备ppt的一些想法,而且当时有点紧张,讲得就完全没有平时做演讲的那种效果了。不过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以后还要训练自己在短时间内条理清楚、思路清晰地做好报告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
收获最大的便是参观他们的实验室,他们按研究方向的不同划分各个实验室,除了Manulab之外,其他实验室都是只有一个研究方向的。他们的实验室空间很小,但实验设备、研究方向都非常先进和全面,在听他们的学生和老师讲解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他们做的东西都很前卫、研究设备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