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犯罪生物学
三、本能論 認為攻擊乃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而與外在環境無關 愛尼忍(Etzion)在其「暴力」一文分析中,對有關暴力形成因素歸納為三類: 1、人性一生物理論:認為暴力為人的本性,是正常的心理特質,亦為一種天性或一種生理傾向 2、挫折一攻擊理論:認為暴力是由「社會及心理挫折所造成,這些挫折包括有目的的活動遭受破壞,未能獲得預期報酬及未能發展安全宣洩攻擊的方法 3、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暴力是由成功的社會化和社會控制促成,攻擊行為亦與一般行為一樣,均緣於學習,即使未經挫折,暴力行為亦可能隨時發生。 四、體質論 一、觀相學(Physiognomy)和顱相學(Phrenology )的研究 美國犯罪學家芬克(Fink)指出,顱相學以下述三命題作為基礎: 1、顛骨的外部形狀與其內部及大腦的形狀一致 2、所謂心理或大腦是由幾個官能或機能組成 3、這些機能(如活動傾向、道德情操或智能等)與大腦和顱骨的特定部位有關。 二、生來犯罪人(Born criminals)的研究 龍布羅梭認為犯罪人身體上的「污名烙印」 乃為其退化而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結果,他強調隔代遺傳或祖型重現的概念 。 薛爾頓相對應的體型說內容摘要 犯罪生物學 蘇昭元、劉美君 * 相關理論 * 犯罪生物學的產生 十九世紀中葉Lombroso(龍布羅梭)的「生來犯罪人」、「隔代遺傳」的概念為實證學派開啟了光明大道 二十世紀初期開始重視犯罪社會因素,犯罪生物學因而受到挑戰 1970年代,哈佛學者E. O. Wilson出版社會生物學,強調生物和基因因素會影響社會行為的學習,犯罪生物學(Biocriminology)才又開始受到重視 * 基因和遺傳缺陷 主張犯罪是基因或遺傳缺陷的一種結果 犯罪家庭的研究 歌林的研究:犯罪是遺傳的結果 雙胞胎和領養者的研究:13對男性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位如有被監禁的紀錄,另一位被監禁的可能性高達77% * XYY染色體之研究 XXY染色體,稱為Klinefelter併發症,被認為是心智障礙、酗酒或同性戀有關 XYY染色體則被稱為「超級男性」,被認為與攻擊和犯罪行為有關,身體特徵通常特別高大,危險性、且有暴力犯罪傾向 Shah和Roth(1982)研究發現監獄中XYY的比例並未高出一般人口,但在精神病院中則較高。 * 內分泌失衡和犯罪行為 最早研究者:Louis Berman,1921,他認為兩者之間有極大的關聯 犯罪乃是由於荷爾蒙分泌失衡所導致情感不安的一種結果 研究調查成年受刑人與青少年犯罪者結果不同,但婦女月經期間荷爾蒙分泌特殊,導致犯罪活動升高,研究也確實如此 荷爾蒙或內分泌異常只能說是犯罪誘因,必非一定導致犯罪 * 體質與犯罪 精神醫學家克雷池莫(Kretschmer),將體型分為肥胖型、細長型、健壯型與畸殘型四種。 施瓦伯的研究:細長型犯罪年齡較早,較多詐欺、竊盜犯;暴力行犯罪較多健壯型,非暴力風俗犯則以畸殘型居多 * 體型與犯罪 德國生理學者Ernst Kretschmer,根據4414案例歸納:強壯型與暴力犯罪相關、衰弱與竊盜和詐欺有關、圓胖則與詐欺和少數暴力犯罪、混合型常犯道德性犯罪 哈佛學人類學家薛爾頓提倡體型學說:將體型分為1-7,研究發現犯罪與體型之相關 * 低 內向,易疲倦敏感,身體功能不正常,對於噪音敏感,從群眾中退縮。 3.瘦弱而纖細的生體,骨骼為小,下垂的肩膀,臉小,鼻尖,細髮,身體肌肉少。 高 活躍而好動,走路、談話、行動均顯得獨斷而有攻擊性。 2.鬥士型(Mesomorphie)肌肉、骨骼健全發達,四肢強壯,胸部飽滿,手及臂腕均大而有力。 中 全身舒通,喜好柔軟事物,但仍是一個外向者好動,走路、談話活躍而行動均顯得獨斷而有攻擊性。 1.矮小粗壯型(Endomorphic) 消化器官良好,肥胖,圓滾滾,四肢逐漸向身體內部縮小,肌膚平滑。 犯罪率 性情 體型 不同的看法 英國醫生歌林(Goring)和統計學家皮爾遜(Pearson),研究3000個累犯受刑人,發現身體的異常未達顯著 哈佛人類學家胡登(Hooton)則比較14000名受刑人和3000名非犯人,支持了龍布羅梭犯罪人為較劣等的人類的說法 * 特徵理論 ※犯罪偏差行為者具有某些與常人不同的生物和心理特徵,有三個基本理念: 一、此理論不認為單一生物或心理特性可以合適地解釋所有的犯罪行為 二、特徵理論學者並不重視犯罪的法律定義 三、他們不認為特徵本身(智商、人格或基因)會使一個人犯罪,特徵和環境因素互動才會使犯罪發生 * 外表決定犯罪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腦是一切的主宰,腦部形狀和功能相符 瑞士神學家拉法特(Lavater):1775年出版人相學書籍,他認為沒有鬍鬚的男人、有鬍鬚的女人、狡猾的眼神、微弱的下顎、傲慢的鼻子都是不良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突破10 几何辅助线与模型(10)——对角互补.pptx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Oracle集群-DG.doc VIP
- 电解槽电气绝缘资料.pptx VIP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竖炉扩容方案.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ABB)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ORACLE12CRAC+DG集群容灾主备部署搭建.docx VIP
- 2025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宁老友粉品牌评价 区域公用品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