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17 丛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017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五、夏商文化的产生 (一)夏代诗歌 夏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夏代始于禹,姒姓,为颛顼之孙, 伯鲧之子,继虞舜而王天下,最初建都安邑,从此,夏朝建立,传十四世十 七帝至桀而亡,共四百多年。 夏代以农业为主,疆土不断扩大。文化上亦有不少发展,岁时建寅,确 立纪历为 “夏历”,从此农耕稼穑都以其为本。 夏代是否已有文字,还不得而知。也有人认为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 现的距今四千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陶文可视为文字起源之一。据现有文献所 载有关夏代的历史多属传说性质,夏代的文学,史料记载甚少。据仅有文献 分析,夏代文学仍以诗歌为主,如: 夏 谚 吾王不遊,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桀伐有唐歌 不利出征,惟利安处。 彼为猫,我为鼠, 勿用作事,恐伤其父。 剌桀歌 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归趣薄兮,薄亦大兮。 乐兮乐兮,四牡蹻兮,六辔决兮,去不善而从善兮,何不乐兮。 《剌桀歌》出现的背景是夏桀无道,作瑶台,设酒池肉林,民怨因而沸 腾,群起表态心声。汉代刘向作 “剌奢篇”载这首歌。 另据史料记载,禹之孙太康因打猎失国,兄弟五人困于洛汭,哀宗社之 不保,痛故都之沦亡,乃作五子之歌。 其一: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 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 不敬。 其二: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 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其四: 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 宗绝祀。 其五: 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 虽悔可追。 到了夏朝极盛之时,民歌尤为流传, 《墨子》上载有一支: 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 ① 夏桀无道,激起民之愤怒,于是出现了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样 的诗句,反映了尖锐的阶级斗争。相传这是夏桀时人民大众的呼声。 夏代除民谚、诗歌外,碑铭文、箴铭文等应用文体,继虞舜时而有作。 (二)商代——文学的“信史”时代 在继夏而起的商代,奴隶制社会有很大的发展。商人畜牧业很早就比较 发达,成汤以前就迁徙过八次,成汤至盘庚,又迁都五次。中叶以后由畜牧 业进入农业生产,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农产品。 商代的主要生产者都是奴隶。为防止奴隶的怠工,镇压奴隶的反抗,统 治者制定了极为严酷的刑法,这固然表现统治者的残酷,同时也反映了那时 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同时,商代又是历史上神权统治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切文化艺术活动, 俱受着神权思想的支配。商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占卜,求得神的同意和福祐。 铜器文饰的内容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与恐怖感。歌舞则是商人娱神的重要形 式。据甲骨文载,商王为了娱神,有时还亲自把羽而舞。由此可见,商代是 一个宗教狂热的时代。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商代的文化有很大的发展。文献所载汤时的乐歌乐 舞,早已普遍流行,直至商末纣王之时,还使乐师作新歌,可见在当时情况 下,必有不少诗歌配合演唱,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