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简装书库 政治
中国政治
治国古鉴
07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明君之举其下也,尽知其短长,知其所不能益,若任之以事。贤人之臣
其主也,尽其短长与身力之所不至,若量能而授官。
《管子·君臣上》明君举用下面的人材,总是全面了解他的长处和短处,
了解到他的才能的最高限度,才委任给他职务。贤人事奉他的君主,总是全
面认识自己的短处和长处,认识到自己力所不及的限度,才按照自己的能力
而接受官职。若:意通 “乃”。所不能益:才能最高限度。益,更加。臣其
主:为主作臣,即事奉君主。授:通 “受”。
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
不知物之有所长所短也。而贵必备。
《管子·形势解》明君授官任事,用其所长,不用其所短,所以事业没
有不成功,政绩没有不建立的,昏君不懂得人都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的道理,
而总是求全责备。官物:授官于人。物,除自己以外的人或物,此处指人。
任,用。责:要求。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用人取他的长处,对其所短处不予苛求;用人
取他擅长之处,对其不擅长之处不苛求。强:强求,苛求,工:专长,擅长。
拙:笨拙,不擅长。
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墨子·耕注》善于言谈辩论的人让他去从事言谈辩论方面的工作,能
够解说典籍的人让他去解说典籍,能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就让他从事实际工
作,然后正义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意谓把各种人才都委以能发挥其专长的工
作。说书:指解说典籍。事:实际事务。义事:正义的事业。
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 《礼记·礼运》使用人的智慧,应
避免他把聪明才智用于欺诈;使用人的勇敢,要避免他滥用自己的怒气。知:
同 “智”。去:消除,此处含避免之意。
物合其所长,之莫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战国策·齐策三》对于人或物,如果舍齐他们的长处,使用他们的短
处,那么就连尧这样的人也有不如别人之处。物:泛指人和物。之:往,引
申为使,使用。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吕氏春秋·用众》善于学习的人,能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
处。因此,善于利用众人长处的人,便能统治天下。假:凭借,利用。
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楫楔,
修者以为檐榱,短者以为朱儒枅栌。
《淮南子·主术》贤明的君主用人,就好比能工巧匠裁截木料,大的可
以做方舟、柱、梁,小的可以做船桨和楔子,长的可以做房檐和椽子,短的
可以做小人屋子柱于上的横木和方木。制:裁断,裁截。航:方舟,古时以
方木板为舟。楫:船桨。楔 (xiè):楔子,填亢空隙的木撅。修:长。榱 (cu
ī):古代指椽子。朱懦:即休儒,身材短小的人。枅 (jī);柱上的横木。
栌 (lú):柱上的方木。
圣人兼而用之,故无弃才。
《淮南子·主术》高明的执政者对各种人全面安排,使之各得其所,所
以没有弃而不用的人才。兼:全面,综合。
人固难全也,权而用其长者而已矣。
《淮南子·道应》一个人的索质本来就是难以全面的,通过衡量用他的
长处就是了。固:本来。权:权衡、衡量。
人之情,莫不有所短,诚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
《淮南子·汜论》人就一般情况来说,无不各有其短处。确实应该看他
的主要方面,即使有点儿小的过失,也不足以影响他。诚:确实。大略:主
要方面。累 (lěi);牵累,影响。
能行之未必能言,能言之未必能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能运用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能说得清楚。能
说清楚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能运用得好。意谓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人们各
有所长,应择长而用。
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犹是也。物有所宜,
不废其材,况于人乎!
汉代王符 《潜夫论·实贡》聪明的人对于器物总是能舍弃其短处而采用
其长处,以便实现它的用途。贤明的君主对于人才也应该这样,器物尚且各
有其合适的用途,不废弃它的村用,何况对于人才呢?致:达到,实现,功:
功效,用途。宜:合适,适宜。
论贤才之义,别所长之能,则百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