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监测实习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代码:11517 学 号:200808111210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实习报告 题 目 河南中医学院国家临床研究基地 深基坑变形监测设计方案 学生姓名 万石磊 专业班级 测绘工程0842 学 号 200808111210 系 (部) 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职称) 许成功(讲师) 完成时间 2012年 5 月18日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变形监测综合实习》是《变形监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学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内容的实训,学习正确操作方法,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深化所学内容。 《施工测量综合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放样基本要素的测设方法,掌握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的方法,了解建筑物放样的精度分析,进一步熟悉工程测量仪器的使用。 通过实习,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能独立进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及已知高程的测设。 2、能独立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观测与解算。 3、能独立进行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时间:二周 2、地点:校内 三、实习组织 根据仪器设备情况,4-5人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分工安排和考勤,负责组内借用仪器工具的安全与管理。 四、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实习期间,实习时要按时出工,不得无故不随小组出工。实习要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提倡互相讨论研究,把不懂的弄懂。实习时要集中精力,不得在仪器旁打闹,以防发生仪器事故。 2、爱护仪器,人人有责。操作仪器工具要求方法正确,防止发生丢失、摔损事故。 3、表格填写要齐全,书写字迹要工整,切忌潦草.外业记录不能改动。 五、实习任务及其要点 (一)变形监测 1、沉降观测 a、观测校区北面河岸的沉降。 (1)沿河岸找出沉降缝,在沉降缝中打入钢钉,钢订露出地面半厘米,并用红油漆标记编号,作为沉降监测点。点数15~20个。 (2)高程控制:在河岸两端选取两组高程控制点,每组两个,每组两点之间以一站距离为宜。两组控制点间按二等水准要求测出它们间的高差,往返高差闭合差。假设其中一点高程H1=10.000米,计算其它各控制点的高程。 (3)监测点观测:从一端已知控制点开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按三级水准要求观测各段高差,最后附合到另一端控制点上。三级水准要求见下表: 等级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差累积(m)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基辅分划所得高差之差(mm) 3 75 5.0 8.0 1.0 1.5 (4)观测周期:每半天观测一次,共观测4次。 (5)沉降量计算: (6)绘制各点随时间变化的沉降曲线。 (7)要求:每期观测前要检查两控制点间的高差,检验它们是否有变动。在观测过程中,要采取三固定原则,固定仪器、固定观测员、固定观测线路。 b、处理下面的沉降观测数据,并绘制沉降曲线。 某混凝土重力坝3个沉降观测点的观测结果 观测日期 年月日 累计下沉量(mm) 观测点1 观测点2 观测点3 2001-1-4 5 278 0 2001-1-10 6 282 -1 2001-1-15 6 280 9 2001-1-29 9 280 19 2001-2-8 8 280 38 2001-2-15 8 279 61 2001-2-22 8 283 87 2001-2-26 8 285 121 2001-3-6 10 281 127 2001-3-19 11 281 131 2001-3-26 7 283 133 2001-4-3 6 284 132 2001-4-9 6 284 131 2001-4-16 7 285 129 2001-4-28 12 286 129 2001-5-9 12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