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身安全.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外出旅行要有计划性,出发前要对目的地的情况有所了解。 2.出发前要了解清楚旅行地的天气情况,根据旅行地的季节气候携带好更换的衣物,鞋袜及洗漱用具。 3.参加团队旅行要带好团徽、旅游帽,以便行路、集合时大家彼此辨认。 4.要了解旅游地的风土人情;到少数民族地区要尊重民族习俗。 5.要熟记导游或同行朋友的手机号码,也可以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导游,以便在走失或紧急情况下联系。 6.外出旅游最好到旅行社指定的餐馆就餐。一些当地小吃,不要随便食用。 * 案例 2007年4月15日西安某高校男生黄某,在休息时自行进行单杠练习,因身高不够,几次跳起没能抓住单杠,便爬上单杠旁边的砖墙,跳过去抓单杠,但因没抓着而跌落在地上,摔伤右手,造成严重骨折致7级伤残,并花去医疗费等相关费用六万余元。 * 一、如何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 1.健康型。身体强健,有较强的体育锻炼热情和欲望,并有较强的运动负荷者,可选择一两个运动项目作为健身手段,如球类、田径、举重、游泳等。 2.一般型。身体不太强健,无疾病,体质一般。这类人应选择对增强体质有实效的项目,如球类、武术、健美体操等。 3.体弱型。体弱多病的而学生。为增强体质,战胜疾病,可采用慢跑、太极拳、气功等方法进行锻炼,但要反复练习。 4.肥胖型。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学生,其锻炼多为减肥,可选择长跑、长距离游泳和健美运动,重在坚持,反复练习。 5.消瘦型。体重低于正常标准的学生,要使自己更壮实丰满,可选择举重、体操、健美运动等项目,反复练习。 * 二、学生运动中常见的损伤 1.跑步、跳高与跳远:跑步常发生大腿后部肌肉拉伤,腰扭伤及踝关节扭伤;跳远和跳高常发生踝关节、腰关节扭伤和前臂骨折或脱臼。 2.跳马和单杠:常发生双上肢或腋部损伤;下肢的膝部或踝部发生脱臼或骨折。 3.投掷:常造成肩、肘、骨干等部位脱臼或骨折。 4.球类:常发生踝关节部位损伤、软组织损伤;韧带拉伤、扭伤,股骨损伤。 5.游泳:由于患有疾病、准备活动不充分、空腹或脚抽筋、过度劳累导致溺水。 * 三、运动创伤的预防与救治 * 温馨提示: 运动损伤的预防,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体育锻炼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器官的机能进入活动状态后,再进行较剧烈的运动; 2.运动强度应逐渐增加,活动量也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3.体育锻炼要全身心投入,锻炼过程中不要开玩笑,注意力要集中。 4.不做那些没有把握的、危险性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体育运动。 5.不在体力不支、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游泳,若出现小腿抽筋,可用力蹬脚或用力按摩,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6.持之以恒的原则。从生物学角度看,人体机能水平的提高,各种运动素质的发展,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都有赖于较长时间的锻炼,否则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会慢慢减退,运动损伤也会发生。 * 第四节 常见意外处理 一、创伤流血的处理 1. 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2. 橡皮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紧,绕肢体2圈,中、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注意使用止血带要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每隔45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松时慢慢用指压法代替。 * 3. 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4. 填塞止血法:将消毒的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5. 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 二、游泳溺水的处置 (一)发生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1.泳技不好。 2.水情不熟。 3.疾病。 4.潜水。 5.碰撞。 6.抽筋。 7.好奇心促使下水。 * (二)游泳溺水的预防 1、游泳前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否参加游泳要听取医生的意见。     2、要选择好游泳的地点,了解浴场情况。     3、下水前要先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子,适应河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不要贸然“扎猛子”、潜泳,不要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5、正确估计自己的水性,不要逞能。     6、不要在急流、旋涡处游泳,禁止酒后游泳。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