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养猎辨证关系的探讨
http ://
护、养、猎辨证关系的探讨
1 1 2
马建章 ,晁连成 ,罗泽珣
1东北林业大学,(150040)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majianzhang@
护、养、猎是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不可分割的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均有其独立发生
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三者既相矛盾,又得到统一。为了搞好我国野生动物的管理工作,
就必须妥善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矛盾,使其求得统一。
一、护、养、猎的起源和发展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野生动物生活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狩
猎工具不断地进步,如弓箭的发明,以及后来青铜器金属猎具的使用,使人们能够猎获
较多的猎物,甚至能捕到少量活的野生动物。这些猎物除了能提供人类的衣食外,有剩
余时,就把活的个体暂时豢养起来。最初,只不过是准备天气不佳,猎物缺乏时食用;
但是,猎具继续改进,猎获活动物较多时,通过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豢养比山林猎取
更能保证食物来源后,便将豢养持续下去,产生了原始的畜牧业和驯养业。
我国是最早进行野生动物驯养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曾对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
的贡献。根据 1982 年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崖画来看,在距今
在距今大约 3000 多年以前所画的 87 幅动物图中,可以看出从狩猎向驯养过渡阶段的生
活,有被驯养的狗和牛,狩猎看来仍然是取得生活来源的主要手段。
我们祖先驯养的野生动物相当多,如马、牛、羊、狗和猪等兽类及鸡、鸭、鹅等禽
类,还养了鲭、草、鲢、鳙四大家鱼。秦汉以来,通过丝绸之路与国际交往日益增多,
不少珍禽异兽运入我国,在皇家御园中驯养,供玩赏。如家兔即先秦时代由丝绸之路引
入地中海周围所产的野生穴兔 (Orycto lagus cunuculus )驯化而成的。中国的野兔均是
兔属,不打洞。运入打洞的穴兔,最初只有新奇,供玩赏而已。
驯养既保护了某些动物,也促进狩猎的发展。借助马可以追猎,扩大狩猎范围,借
助鹰、犬,获物增多。但总的说来猎具原始,猎取量一般不会超过每年动物繁殖后补充
到种群中的数量,不大可能过猎,导致动物数量锐减,乃至灭绝。
火药和火器的发明,使狩猎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猎具的不断改进,猎产
品的数量与日俱增,呈直线上升;与此同时,工农业日益发展,人口增多,森林采伐,
草原农垦,城镇和工业区不断地建立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迅速地改变着自然景观,使
1
http ://
野生动物最适生境的面积日益减少,于是使某些对生存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的种类变得难
以生存,乃至灭绝。例如,高加索地区近一千年来,已有9 种野生动物灭绝;10 世纪,
狮子灭绝;12 世纪,野驴和猎豹灭绝;19 世纪初期,河狸和驼鹿灭绝;19 世纪 80 年
家马的祖先,太盘马(Equus caballus gmelin )灭绝;20 世纪欧洲野牛老虎相继灭绝。
在我国,据近年来的调查证明:野马(Equus przewalskii )、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 )、
豚鹿(Axis porcinus)、白臀叶猴(Pygathrix nemaeus)、朱鹮(Nipp onia nipp on)、白鹤(Grus
leucogeranus)、黄腹角雉(Trapopan caboti)等近十种珍稀动物已濒危或灭绝。(引自卿建
华,1979,《中国林业》试剂)。麋鹿 (四不象)(Elaphu 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 )
原是我国特产动物,根据化石及安阳殷墟和安徽北部等地发现的骨骼分析,过去它们曾
广泛地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及淮河流域,但是由于上述分布区已开垦成农田,到了清朝
时已没有野生个体发现,仅在北京南苑南海子的御猎苑之中,尚有饲养的种群保留;然
而,到了清朝末年,由于战祸及天灾,除了尚有 200-300 只麋鹿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简单答案).pdf VIP
-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必修一、四全册导学案.pdf VIP
- 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1 第五版 配套课件.ppt VIP
-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docx VIP
- 3at断路器-产品介绍.pptx VIP
-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吉利帝豪EV450)JL450-教学课件2.2 交流充电口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pdf VIP
-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高中英语课件学好英语的方法.ppt VIP
- 航道工程测量方案.docx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2019期末考试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