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岭-祁连结合部位古生代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秦岭-祁连结合部位早古生代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孟祥舒,何艳红,陈亮,务磊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内容提要:阎家店闪长岩体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是秦-祁构造结合部位最大的早古生代复合闪长岩体,主要岩性为石英闪长岩-闪长岩。早期研究显示阎家店闪长岩体北部样品的测年结果为~440Ma,是以红土堡基性火山岩为代表的弧间裂谷(或初始弧后盆地)在中晚奥陶世向北俯冲形成的岛弧侵入岩体。区域资料显示阎家店闪长岩自北向南岩体逐渐发育平行定向构造,具有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南部糜棱岩化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418±3.2Ma。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与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具有高SiO2,Al2O3,Na2O和 Sr,低Yb和Y以及高Sr/Y和(La/Yb)N比值,无或微弱的Eu异常。低Na/K,Nb/U和Ce/Pb比值以及负的εHf(t)值表明阎家店闪长岩体主要起源于壳源物质的部分熔融。较高的Y/Yb和Ho/Yb以及Nb/Ta暗示其源岩已经转变为榴辉岩相物质。高密度的榴辉岩相基性下地壳由于重力不稳定性拆沉进入地幔,受地幔橄榄岩交代导致了阎家店闪长岩体南部样品的高MgO含量以及Mg#。因此,自~440Ma至~418Ma秦岭-祁连结合部位的地壳在不断地加厚,~418Ma的阎家店闪长岩形成于俯冲后碰撞造山阶段,其动力学背景和时限与北祁连构造带一致。
关键词:埃达克岩;石英闪长岩;秦-祁结合部位;下地壳拆沉;晚志留世
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2121)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6-08-01;改回日期:2017-4-13;责任编辑:黄敏。
作者简介:孟祥舒,男,1991年生,硕士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Email: HYPERLINK mailto:meng_nwu@163.com。通讯作者:何艳红,女,1979 meng_nwu@163.com。通讯作者:何艳红,女,1979年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前寒武纪地质研究。Email: HYPERLINK mailto:he-hk@163.com he-hk@163.com。
秦-祁-昆造山带分隔华北,扬子和塔里木板块,是位于中国大陆中部,东西向延伸的巨型造山带(Xu Yajun et al., 2010; Tang Li et al., 2015; Qiu Kunfeng et al., 2016)。北秦岭造山带和北祁连造山带内分布大量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岛弧火山岩,基性至中酸性侵入体,高压-超高压变质岩(Wang Tao et al., 2009; Wu Cailai et al., 2011; Dong Yunpeng et al., 2011a, 2011b, 2011c; Song Shuguang et al., 2013; Xu Zhiqin et al., 2015; Yang He et al., 2015)。根据上述已有资料研究表明,这些岩石建造在形成时限,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的构造环境等方面具有可对比性。因此,北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可能经历了从洋盆形成(~534Ma)、洋壳俯冲消减(490~440 Ma)直至陆-陆碰撞造山(440~420 Ma)类似的演化过程,是同一洋盆演化的产物(Xu Xueyi et al., 2008; Tseng et al., 2009)。虽然秦岭-祁连造山带已经建立了详细的年代学格架(Dong Yunpeng et al., 2011c; Song Shuguang et al., 2013),但是秦岭-祁连结合部位受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的影响,西秦岭北缘和北祁连东端的构造单元均以不同角度交汇于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呈现巨大的斜接交接构造关系,使北秦岭造山带和北祁连造山带结合部位的演化历史、构造格架产生很大争议(Song Zhigao et al., 1991; Zhang Weiji et al., 1994; HuBo, 2005; Xu Xueyi et al., 2008; Pei Xianzhi et al., 2009)。
图1 秦岭-祁连造山带地质简图(a)(据Wei Fanghui et al., 2012)和张家川-清水地区地质简图(b)(据1:25万地质图修改)
Fig. 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he Qinling-Qilian orogenic belt (a) (after Wei et al., 2012)and the Zhangjiachuan-Qingshui area (b) (modified from 1: 25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