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煦思想研究共3篇-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PDFVIP

胡煦思想研究共3篇-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煦思想研究共3篇-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 rnal of X inyang Norm al U n iversity ( ) 第 26卷  第 3期  2006年 6 月              Ph ilo s. Soc. Sci. Edit. Vo l. 26 No. 3 Jun. 2006 ( ) 胡煦思想研究 共 3篇 编者按 :胡煦是清初一位重要的易学家 、理学家 ,他的思想有很多独到之处 ,对 《周易 》尤为精 通 。牟宗三在他早年的第一部著作 《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 》中 ,发掘了胡煦的易学思想 ,并 称胡煦是中国的最大之纯粹哲学家 ,认为胡煦的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有系统最有见解的思想体 系 。近年来 ,海内外对胡煦思想的研究逐渐增多 。胡煦易学思想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胡煦著作 《周易函书 》点校整理被列为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科研项 目,胡煦理学思想 研究被列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因此 ,对胡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 已成为 学术界一项重要的、迫切的任务 。为此 ,我们约请了海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撰文对胡煦思想进行了专 门的研究 ,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 。今后我刊将继续开设 “胡煦思想研究 ”专栏 ,恳望海内外专 家学者不吝赐稿 , 以推动胡煦研究的不断深入 。 关键词 :胡煦 ;易学思想 ;理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 B249.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006) 03000 113 胡煦纳甲说的内容 、意义及其学术转向 林 忠 军 (山东大学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山东 济南 250 100) [ 1 ]卷中   胡煦 ,河南光山人 ,生活在康乾盛世 ,是当时著 配之以坎离之象 ,而八卦十日之义著矣 。” 名易学家和理学家 ,一生潜心研究 《周易 》, 曾为康 纳甲之说最早见于汉初 《京氏易传 》,东汉魏伯 熙帝讲 《易 》而受到称赞 ,康熙下诏纂 《周易折中 》, 阳以月体言纳甲,并以此解说炼丹理论 ,三国虞翻曾 大学士李光地为总裁 ,命胡煦为分纂官 , 参与撰写 以月体纳甲注释 《周易 》。南宋朱震以虞 氏纳 甲说 《周易折中 》, 著有 《周易函书约存 》、《周易函书约 画出纳甲图 ,并把纳甲列为易学五法之一 。后世丁 注 》、《周易函书别集 》等 。其易学 “酌于汉学宋学之 易东、项安世 、吴澄等人沿袭之 , 皆取之注经 。然而 , 间 ”,精于义理 ,而不废象数 。就象数而言 ,言体卦 、 易学史上反对纳甲不乏其人 ,如魏晋王弼尽黜两汉 纳甲说 、河图洛书 、先天后天 、天根月窟等 。其中纳 象数 ,公开批判包括纳甲在内的汉儒取象方法 ;宋儒 甲说是他象数易学的重要内容 ,体现了其易学折中 程颐赞赏王弼易学 ,不谈纳甲;朱熹认定纳甲不可诋 于汉宋的特点 。 毁 ,却认为纳 甲非为易而设 [ 2 ]卷 38 。俞琰等人认为 , 何谓纳 甲? 所谓纳 甲是将历法中的天干纳入 纳甲之法与经文不符 , “惟术家用之 ,于易无预焉 ”, 《周易 》的八卦之中 ,与八卦相匹配 , 以揭示八卦消 是后人之附会 [ 3 ]卷 3 。为了解决易学史上这一问题 , 息变化之义 。天干以甲为首 , 以甲概其余 , 故称纳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