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童一秋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苏 轼 传 一 、少年不凡 苏轼这个名字 ,在我 国可 以说是妇孺 皆知 。他不仅是一个大 文学家,而且还是大书法家、画家。关于他的轶事流传甚多。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 。他生于宋仁宗景 祐三年十二月十九 日,照公历推算 ,是一 三七年一月八 日。 他 出身于一个 富有 文学气氛 的封建知识 分子家庭 。父亲苏 洵 ,字 明允 ,因屡试落第 ,愤而烧 毁 自己的文 章 ,再度 悉 心攻读 ,终 于成为著名的古文家 。哥哥景先,早卒 。弟弟苏辙 ,字子 由,是苏 轼一生政治上和文学上 的同道 ,两人感情十分深厚 。由于父子三 人 的文 学成 就 ,并称“三 苏 ”,又 分 别称 为“老 苏 ”、“大 苏 ”、“小苏 ”。 苏洵 曾自称“布衣 ”,“堕在草野泥涂之 中”苏轼也说“生于草茅尘土 之 中”,苏辙在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他“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 里乡堂之人 ,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都反映出一个并非富有的中 小地主之家 的境况 。 苏轼八岁时人乡校读书 。老师是天庆观道士张易简 ,他在近 百个学生 中独独赏识苏轼 。苏轼对这位教 了他三年 的启蒙老师 , 直至 晚年谪居海南岛时还梦见他 。十岁时,改 由母亲程 氏讲授 。 十二岁时,苏洵从外地求宦游学返家 ,苏轼和九岁的苏辙便 由父亲 教授 。一次 ,苏洵命他俩作 《夏侯太 初论 》 。夏侯 玄(字 太初 )是三 国时魏 国的重 臣。当时司马师继其父司马懿之后专权篡政 ,任大 将军 。夏侯玄参与了推翻司马师的密谋 ,事泄被捕 。他临斩时,颜 色不变,举动 自若 。据说他平 日即处事镇静,一次 “倚柱作书。时 大 寸霹 雳 ,破 所 倚 柱 ,衣 服 燋 然 ,神 色 无变 ,书 亦 如 故 ”。( 世说新 语 雅量 》 )苏轼借 以评论说:“人 能碎千金之璧 ,不 能无失声于破 釜;能搏猛虎 ,不能无变色于峰 ,极力形容人们在有思想准备和 无思想准备时表现 的不 同,推崇夏侯玄临危不惧 的精神 。这两句 话 ,初次显露出苏轼随机生发、翻空出奇的雄辩才情 ,受到苏洵的 称赞 。苏轼成年后还把它用在他的 《黠鼠赋》和 《颜乐亭诗序》中。 幼年 的苏轼不仅受到深厚 的祖 国传统文化 的熏陶 ,而且也接 受正统的儒家经世济时的政治理想 的教育 。他八岁开蒙的那年 , 即庆历三年(公元 年 ),宋仁宗 正锐 意改革 弊政 ,撤换 吕夷简、 夏辣等保守派大臣,起用范仲淹 、韩琦、富弼、欧阳修等革新派人 物 ,政局有所刷新 。国子监直讲 (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的官 员 )石介写 《庆历圣德诗》加 以颂扬 。这首诗传到了四川,苏轼诵习 之 余 ,对 韩、范、富、欧 阳 四位“人杰 ”十 分仰 慕 。他 的母 亲程 氏是 一 位有政治见解 的妇女,有次她给苏轼讲 《后汉书 范滂传 》 。东汉 “名 士 ”范滂 反 对 宦 官专权 误 国,汉 灵 帝建 宁三 年(公元 年 )大 逮党人 ,他镇静 自若地前去投案 ,其母和他诀别说 : “汝今得与李、 杜 齐 名 ,死 亦 何 恨 !既有 令 名 ,复 求 寿 考 ,可 兼 得 乎 ?”程 氏讲 到 这 里 ,激 动 不 已。苏轼 问:“轼 若 为滂 ,夫 人 亦 许 之 否乎 ?”程 氏坚 定地 答 道:“汝 能为 滂 ,吾 顾 不 能 为滂 母 邪 !”苏轼 十 分感 动 ,“奋 厉有 当 世 志 ”。(《东坡先生墓 志铭 》 ) 苏轼正是怀着这样 的政治抱负离蜀赴京,找寻出路的。 二 、出蜀入 京 嘉祐元年 (公元 年 )三 月 ,苏 轼 兄弟 随父 离 家 ,从 陆路 自 阆 中(今 四川 阆 中 )、度 秦 岭 ,经 关 中,最 后 于 五 月 到达 汴 京 。 八月,苏轼与苏辙在开封府考进士 ,同时获选 。按照宋朝的规 定 ,府 试 以后 还 要 经 过 中央 礼 部(负 责礼 仪、祭 享、贡 举 等 事 )的考 试和皇帝亲 自主持的 “殿试”。兄弟俩住在兴 国寺准备应考 ,苏洵 则 投 书 欧 阳修、富弼、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