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字经诗文篇 常法宽.pdfVIP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字经诗文篇 常法宽.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一、文学的起源 歌 谣与神话 我 中华 ,古文 明,战 自然 ,勤 劳动 ; 歌谣 出,神话兴 ,简而 明,古朴风 。 我 国古代原始社会 的文学基本上是歌谣与神话 。随着劳 动节奏唱出来的是歌谣 ;幻想出来的神话是散文 。 《淮南子 道应训》: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 ‘邪 ( 许 ,后 者 应之 ,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在当时除了这 “邪许”歌外,可 能还有许 多的劳动歌 ,只是 因为没有文字记载 ,而没有流传 下来 。 《吴越春秋》所载夏商时期 的一首 《弹歌》中写道 :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 肉。”四句八字 ,从 内容上看 ,这是 一首表现人们猎狩活动 的劳动歌 。它概括而又生动地把人们 制造武器 、飞奔追逐、捕获猎物的全部过程 ,都表现了出来 。 这首歌谣 的本身 即说 明了歌谣 的起源 。在 甲骨 卜辞 中,有这 样一首歌: “今 日雨,其 自西来雨?其 自东来雨?其 自北来雨 ? 其 自南来雨?”①它写出了古代人求雨的迫切心情 ,与生产劳 ① 郭 沫 若 《卜辞 通 纂 》 第 片 。 第 2 页 动密切关系 。诗句反复吟咏,表现 了民歌 的回环往复的特点 。 神话 ,是原始人在改造 自然斗争 中形成的。马克思说 : “任何 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 以征服 自然 ,支配 自然力 ,把 自 然力加 以形象化 。” (见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 。中国古 籍如 《山海经》所载 《精卫填海》、《夸父逐 日》;《淮南子》所 载 《后羿 射 日》的神话 ,都反 映了原始人与 自然作斗争的顽 强精神 。又如 《山海经》所载 《鲧 禹治水》、 《黄帝擒蚩尤》、 《刑天舞干戚》等故事,则是分别反映了先民改造 自然的艰苦 斗争和抗击强暴 的部族之 间的战争 ,都是 内容极为丰 富的古 代神话传说。《山海经 大荒经》中保存的帝俊神话 ,说帝俊 有两个妻子 ,一个名 叫羲和 ,住在东方海外 的甘渊 ,生 了十 个太 阳;另外一个名 叫常羲 ,住在西方 的荒野 ,生 了十二个 月亮 。他还有一个名 叫娥皇 的妻子 ,住在南方 的荒野 ,生 了 三身 国的先祖 。这位先祖一个头三条身子 ,传 下来的子孙也 都是这般模样 。帝俊 时常从天上 降下来 ,和下 方一些面对面 蹁 舞蹈 的五彩鸟交朋友 ;下方帝俊 的两座祠坛 ,就是 由这 些五彩鸟管理 的。在北方 的荒野 ,有一座帝俊 的竹林 ,斩下 竹 的一节 ,剖开来就可 以做船 。尧 的时候 ,十 日并出,帝俊 曾经赐给羿红色的弓,白色的箭 ,让他去解除人民的苦难 。据 甲骨文记载 ,这是殷 民族天帝神话 ,称为高祖夋 ,画 的是鸟 头 ,猕猴 的身子 ,一 只足 ,手里似乎还拄着一根拐杖 。其他 如 《列子》、《楚辞 天 问》、《国语》、《左传 》、《庄子 》等书 中也都保存 了一些类似 的神话 。人们认为 ,神话是人类文 明 史 的第一页 。 第 3 页 甲骨文、钟鼎文与古代文化典籍 古文化 ,典籍丰 ,出土物 ,足证 明; 甲骨文 ,继钟鼎 ,文 明史 ,见其精 。 就文学而言,最早 的典籍要算 《尚书》。《尚书》是 中国 散文形成的标志。据 《左传》等书记载,在 《尚书》之前,有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籍。《尚书》所录,为 虞、夏、商、周各代典、谟 、训、誓、命等文献。典,是重 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 导君主 的话;诰 ,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 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