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理论志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成复旺撰.pdfVIP

艺文理论志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成复旺撰.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导 言 一 、艺 文 概 念 本书 《艺文理论志 》的“艺文 ”二字 ,系参酌古今而取 。虽于古有 征 ,却不尽合于古;虽略似 于今之所谓“文艺 ”,却亦不全 同于今 。现就 “艺 ”、“文 ”与“艺文 ”的概念 略加 界定 ,以明本书所 志之 内容 。 “艺,, “艺 ”字 ,繁体为“ ,古籍 中亦作“蓺 ”、“埶 ”。《说文 》作“ ”,注 云:“种也,从坴、丮,持亟种之 。《书 》 曰:‘我埶黍稷 ’。”“坴 ”,古字形作 ,意为“土 块 坴 坴 也 ”; ,古字 形作“ ,意为“持 也 ,像 手 有 所 持据也 ”(均 《说文 》 )。显然 ,“艺 ”之初义 ,就是手持工具 ,按照时令在 土地上耕作;简言之即种植农作物 。因为是种植农作物,又或加 “ ” 头 ,成“ 。如 《诗 唐风 鸨羽 》云:“不 能蓺稷黍 ”,“不能蓺稻粱 ”。 种植农作物是我们 的先 民摆脱动物 的 自在状态 ,改造 自然 以 自 谋生存 的主要技能,因而“艺 ”就具有 了一般技 艺才 能 的含义 ,扩展到 了文明的各种领域 。 《书 金縢 》即有:“予仁若考 ,能多材 多艺,能事 鬼神。”《论语 子罕》谓:“吾不试 ,故艺 。”邢疏:“我不见用于 时,故 多 能技艺 。 庄子 在宥》“说圣邪 ,是相于艺也 ”,意 即爱好圣迹却助长 了技艺 。故汉末建安时期 ,徐幹在 《中论》一书的 《艺纪》篇专 门论 第 2 页 “艺 ”的时候 ,称“因智 以造 艺 ,因艺 以立 事 ”,“艺者 ,所 以旌 智饰 能 ,统 事 御 群 也 。”如 果说这 些话 可 以视 为“艺 ”的定义 ,那 么这 个 定义 就 正 是 指 各 种 才 能、技 艺 。泛 指 各 种 才 能、技 艺 的“艺 ”,一 直 沿 用 至 今 ;所 谓“园艺 ”、“手 艺 ”、“工 艺 ”,皆是 也 。 泛指各种技艺就会走 向偏指某种技艺 ,因而 “艺”也就具有 了多 种 含 义 ,或 者 说 一“艺 ”也就 分化 为 多“艺 ”了。文 艺之“艺 ”就 是这样 形 成 的。《论语 述 而 》云:“志于道 ,据 于德 ,依 于仁 ,游于 艺 。”据 前人注 疏 ,这 里 的“艺 ”是 指 礼、乐、射、御、书、数 等 六 种 古 代 的教 学 科 目,即 所谓“六艺 ”。西汉刘安 《淮南子 泰族训 》云:“六艺异科而 皆同道 。温 惠柔 良者,《诗》之风也;淳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 明条达者,《易》 之义也;恭俭尊让者 ,《礼》之为也;宽裕简 易者 ,《乐》之化也;刺幾辩 义者 ,《春秋 》之靡 也 。”这里 的“六 艺 ”是指 六经 ,“艺 ”即经籍 。故 东汉 王充 《论衡 》有 《艺增 》篇,谓“言审莫过圣人 ,经艺万世不 易。”“六艺 ” 包涵着今之所谓文艺 , “经艺”更是古代文艺之所本 ;因而 自魏晋起, “艺 ”即开始偏指今之所谓艺术、游 艺 了。如魏嵇康 《琴赋 》:“良质美手 遇 今 世兮 ,纷 纶 翕 响冠众 艺兮 。”这里 的“艺 ”就 是 指琴 乐或 音 乐 。南朝 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专辟 《巧艺》一章,共记魏晋人遗事十 四条,其中 绘 画九 条 ,书法 两 条 ,建 筑、围棋、游 戏 各 一 条 。 但 此 时之“艺 ”,除音 乐、绘 画、书法 等 艺术 外 ,还 包 涵 围棋、游 戏 等游艺 ,却并不包涵文学 。在 中国古代相当长 的时期里 ,文学属于 “文 ”,地位 远在作 为技 艺 的“艺 ”之 上 。儒家 重“文 ”而轻“艺 ”。孔子 曰: “吾 少 也贱 ,故 多能鄙 事 。”又 曰:“吾 不试 ,故 艺 。”(均 《论语 子罕》 ) “鄙 事 ”就是 指“艺 ”。直 至 宋代 ,梅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