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的黄昏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贵的黄昏恋

PAGE 8 PAGE 1 马贵的黄昏恋 狄 青 在红旗机械厂,马贵要算个人物。 厂里头开职代会,马贵对着一礼堂的人敢过去拍厂长的脑袋。厂长还得“老马这人幽默老马这人幽默”地朝马贵呲牙笑。马贵去局里开劳模表彰会,局长“啊哈啊哈”很礼贤下世地笑着跟马贵握手,马贵呢?竟然一点儿也不懂得诚惶诚恐,而是也那样大大咧咧的“啊哈啊哈”握住了那只伸过来的手,急的红旗机械厂一起来的几位领导狂撮牙花子,直说“这货这货”。 马贵这货显老,一张脸打离开娘胎起就布满了横一道竖一道的沟沟坎坎,像是一块被雨雪浇得泥泞然后紧接着又在太阳底下暴晒过的荒田。农村人管这叫作“小人老脸儿”。 因了这,马贵才过四十岁就被街上的红领巾截住了一面行队礼一面喊爷爷了。马贵起初听了总要脸红,心跳也会因此而加快不少,仿佛是占了人家小朋友爹娘的好多便宜,两只大手拧成麻花状,木在那里,一副扭捏无助的可怜模样。可这事儿碰多了,马贵就坦然了,答应起来也显得干脆利落了不少。而且他还要背过手去,甚至有意识地咳嗽那么几声,给人的感觉仿佛他真的是有一些老了,已经是一位老爷爷了。不过,比起街上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小朋友来说,红旗机械厂有些人喊马贵的方式让马贵听起来就不是很顺耳了。厂里人喊马贵老马的居多,这马贵不会有啥意见。可还有人叫他老马头甚至是马老秃的,这就叫马贵听着十分不愉快了。那些喊他老马头抑或马老秃的人一般都是车间里的愣头青,这些小青年平日里没大没小的惯了,甭说是马贵,就是厂长书记他们都敢拿来开涮。但马贵不管这些,厂长是厂长,他是他。厂长怎么想他不管,他马贵又不是厂长,用不着跟厂里上上下下的人打成一片。说起来,马贵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谢顶,而且也不是“颗粒无收”,基本上还属于地方支援中央的那一类型。于是马贵就不高兴了。但马贵的不高兴不表现在他脸上,也不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平日里该笑还笑该骂还骂,好像他马贵真的并不在意别人把他叫成什么。马贵在厂里作过一段时间的食堂管理员,闲的时候也到窗口帮着卖菜,于是,他把他的不高兴就表现在了菜勺子上。也不知马贵是咋搞的,反正那菜勺握在他手里就如同被施了魔法,看上去盛出来的菜都差不多,实则里面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就拿虾仁茄子来说吧,有的人被盛到饭盒里的光是茄子,有的人被盛到饭盒里的却尽是虾仁。 光是茄子的不多,都是车间里那几个喊他马老秃的愣头青;尽是虾仁的也不多,多半是厂里的一些老职工,年轻点儿的人里,韩晓霞要算一个。 在红旗机械厂,只有一个人唤马贵的方式与众不同,她就是韩晓霞。韩晓霞唤马贵做马贵师傅,连名带姓带尊称,一个都不能少。而且话音婉转,悦耳动听,带有音乐的质感跟美感。喊得马贵心里热乎乎的,离老远就忙不迭地“唉,唉”连声应着,生怕辜负了韩晓霞对他的这份尊敬。 说起来,韩晓霞比马贵进厂的时间还要早好多年。那是上世纪的70年代末, 韩晓霞作为“文革”后国家头一批统一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提着一只大皮箱和一大堆对未来的憧憬梦想来到了红旗机械厂。 进厂的时候,韩晓霞梳着一对羊角辫,穿了件水绿色的确良短袖上衣,整个人看上去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跟一棵挂着露珠的水葱一般。韩晓霞是南方人,皮肤白白,眼睛大大,并且身材高挑,完全可以被归入漂亮一类。缺点嘛,就是人有一些瘦,像是发育不良的样子,但要说她看上去比较纯情,似乎也不错。一个纯情的女孩子吃饭睡觉的时候总会拿些心事来折腾自己的,当然就会瘦了。别看韩晓霞只是个大专生,可在那年月的工厂里,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大知识分子。大知识分子自然就要派大用场,韩晓霞从进厂起就是技术员,历任车间技术股股长、车间团总支书记、厂工艺科副科长,到马贵进厂的时候,韩晓霞已然是红旗机械厂的团委书记了。 马贵进厂的时候都是三十大几的人了,加上这货人又长得老相,头发乱蓬蓬的赛鸟窝,一脸的胡子拉喳,像是多少年没有刮过脸一样,所以瞧上去总有比他实际年龄年长十几二十岁的规模。来红旗机械厂报到的那天,马贵把好多人都给吓了一跳,红旗机械厂的人事科长问马贵:“大爷,您是陪孩子来报到的吧。” 马贵原本只是红旗机械厂旁边小马庄村的村民,往细里说他只是小马庄村一个赶大车的车把式,冬天往城里拉白菜,夏天往城里拉西瓜。那年,由于红旗机械厂扩大再生产,占用了小马庄的不少耕地,按规定得安排一批小马庄社员“农转非”,所谓“农转非”就是进工厂当工人,而且是全民所有制的工人,这对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小马庄人来说可是做梦娶媳妇的大好事。马贵当时刚死了媳妇,一个人拉扯着个孩子苦熬苦挣,日子过的要多饥荒有多饥荒。大队领导瞅马贵怪可怜的,就算了他一个“农转非”名额。撂下了农村赶车的大鞭子,拾起工厂的铁榔头跟铁钳子,马贵从农老二一夜之间就进化到了领导阶级之列,那感觉简直就等于又来了回翻身解放。 小马庄进红旗机械厂的人尽是些小青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