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复习教案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高考历史复习教案
篇一: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
一轮复习教学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基础知识掌握:
1、了解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掌握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特征及其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2、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三、复习过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复习: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两次鸦片战争)
2、表现:①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 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③ 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④ 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4、影响: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7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
(2)地点: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
(3)途径:①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
②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企业
(4)著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
(5)原因:①中国封建社会中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③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④洋务运动的诱导;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第一个高潮
(1)时间: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
(2)原因:
① 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 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③ 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概况:
新建工矿企业多、发展速度快、代表:张謇与1899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3、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短暂发展的春天
(1)时间:1912——1919年(一战期间)
(2)原因:
政治环境: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①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③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社会环境:
①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
②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概况: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
纺织业中心:由上海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大中心。
著名实业家:张謇(南通大生纱厂)、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无锡面粉厂)
(4)结果: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4、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发展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促进政策及措施
③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发起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
④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的“币制改革”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短暂发展的表现:
①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② 1935年,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5、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1)原因:
①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细节和破坏
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外贸大量入超,是民族工业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③国民党发动反攻反人民的内战,给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 ④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繁重的捐税负担,民族工业遭受到重大打击 ⑤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极力压迫民族工业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6、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1)1949——1952年:合理调整
(2)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7、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限制中国机器进口。
利用侵华特权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直接摧残。
②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
甲午战争以前,民族工业企业听任地方封建势力摆布。
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
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2.在斗争中求发展
(1)目标:为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