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朱
自
清
的
一
生
(
董 一
原
)
主
编
目 录
“我是扬州人” 1
北京风雨10
钱塘潮淙26
苦闷灵魂的呼声40
温州踪迹52
白马湖春秋73
重返北京92
那里走 那里走 106
“千里魂应忆旧俦” 117
欧洲之旅132
1 朱自清的一生 一
“我是扬州人”
江苏北部有一座小城 东海 古时称为海州 城
市虽然不大 历史却颇悠久 乃 古少暗代遗墟 也
物换星移 沧海桑田 城址几经变迁 辛亥革命后 海
州乃改为东海县 属徐海道 始建于光绪年间的陇海铁
路 终点就在于此 公元1898年11月22日清光绪
二十四年戊戌十月初九日 东海县承审官朱则余的宅邸
里 红烛高烧 香烟缭绕 全家上下笑逐颜开 喜气洋
洋
原来 一个宁馨儿诞生了
这个小孩上头原有两个哥哥 叫大贵和小贵 不幸
相继夭亡 因此他的出生 给全家带来了无比的欢愉
倍受宠爱 祖父朱则余 号菊坡 原籍浙江绍兴 本姓
余 因承继朱氏 遂姓朱 祖母吴氏 父亲名鸿钧 字
小坡 娶妻周氏 是个读书人 他对儿子有很大的期望
苏东坡有诗云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乃为儿子取名 自
华 由于算命先生说孩子五行缺火 因给他起号曰 实
秋 这一面因 秋 字有半边 火 一面是取 春华
秋实 之意 希望儿子长大后能诗书传家 学有所成
家里人迷信 怕他不易长大 还特地替他耳朵穿孔 戴
上钟形金耳环 小自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自幼稳重
安静 聪明好学 1901年父亲朱鸿钧从东海到高邮的
邵伯镇做小官 把他和母亲接到任所 住在万寿宫里
在那里 他先从父亲启蒙识字 后到一家私塾里读书
万寿宫的院子很大 也很安静 出了门就是举世闻
2 朱自清的一生 一
名的大运河 滔滔江水 向北流泻 昼夜不息 邵伯镇
很小 没有什么地方好玩 小自华读完书 无聊时只独
自在河边溜溜 望着静静的流水 向河里扔瓦片子 看
瓦片带着串串涟漪涉水而去 有时 父亲的当差把他带
到铁牛湾去玩 那就是他最开心的日子了 那儿有一条
铁牛坐镇着 很是威武 小自华喜欢爬上牛背骑着 轻
轻地抚摸它 享受到无限的乐趣 小镇上没有儿伴 他
幼小心灵难免寂寞 还好在私塾里结识了一个长得十分
瘦弱的 叫做江家振的小男孩 闲时常到他家去玩
傍晚 当流霞布满天宇 暮色开始四合时 在江家
荒园里 他和小家振并排坐在一根横倒的枯树杆上 亲
切地交谈着 依依不舍 留连忘返 对这个童年伙伴
自华有一种深切的感情 不幸江家振体弱多病 未成年
就夭逝了 40年后当他回忆起孩童生活时还对这个生
平 第一个好朋友 寄予深深的怀念
光阴荏苒 在枯寂的邵伯镇度过了两年 1903年小
自华六岁时光 朱小坡将家搬到了扬州
扬州位于长江下游北部 南临大江 北踞蜀冈 河
渠纵横 平畴弥望 大运河纵贯南北 与长江交叉 东
流入海 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有名古城春风
十里扬州路 夜市千灯照碧云 历代诗人所写的诗句
形象地描摹了当年古城繁华的景象 朱小坡先把家安置
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