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园名址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协会.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主 任 :舒 乙 副主任:弥松颐 贾凯林 陶信成 委 员:王灿炽 李 姓 李滨声 张 洁 陈平原 郑 潜 赵其昌 谢 方 蔡美彪 戴 贤 张秋萍 杨良志 本卷执行编委 :赵其昌 选编说明 《北京文史资料精华》是从本会近二十年来编辑出版的 文史资料中精选而成,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 育医卫、工商经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名胜园林等诸 方面,分为《世纪风云》、《杏坛忆旧》、《文苑撷英》、《风 俗趣谈》、《商海沉浮》、《梨园往事》、《府园名址》、《艺林 沧桑》八卷,共约350万字。 这套丛书主要收录北京地区的史料,上起1898年戊戌 变法,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个别篇目有所突 破。入选篇目以历史当事人或见证人亲历、亲见、亲闻的 回忆录为主,也有少量是通过采访调查整理而成的。丛书 未收中共党史资料,以体现同党史部门的分工与区别;但 是有关统一战线和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的史料,在个别篇 目中也略有涉及。 这套丛书属于文史资料的分类汇编,是根据已有史料 的实际情况进行遴选的,难免有或轻或重、某些卷的内容 不单一、书名不能完全涵盖全卷内容等情况。编辑时,除 订正个别技术性的错误以外,对文字一般不做大的改动; 原则上不重新考订史实,只对已经发现的明显错误进行纠 正。由于篇幅所限,有的篇目收入时作了一些删节和摘选。 重新厘定了部分文章的标题。由本市各区县政协和民主党 派、工商联提供的稿件,书中不一一注明。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9年 8月 舒 乙 我曾说过:“文史资料”类书籍属于我最爱看的图书行列。 我至今还这么看,这么想。 而且,我愿意向广大读者做这样的推荐。 我还要补充一句:“文史资料”类书籍也是最好看的书籍。 这么说,并无夸张之意。 世界上的事,常常是很奇怪的。它产生的初衷,并不和后 来的结果相吻合。“文史资料”便是这种奇怪事物之一。 周恩来总理是“文史资料”这个事情的首创人,从这个角 度讲,他是个发明者。因为,历史上没有过,外国没有过,本 国也没有过。实属首创。 常说:某件事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文史资料”当属于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事物之一。而 且是很辉煌的一个。 周恩来总理四十年前倡导编纂“文史资料”时,并不是为 了好看,他是为了存史。他让那些经历过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参 与者,将自己“亲身经历、亲见、亲闻”的事如实地记载下 来,不怕细小,不必成系统,也不必加评价和分析,只是存 真,作为正史的参考和补充。 这个思想,后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首先,它成了一个事业,很大很大的事业。周总理把这事 分给了政协办。政协有全国的,有省市的,有区县的,下面都 有搞文史资料的专门队伍,总人数达千人之众。征集史料之 广、之多都达到了宏伟的程度。出版了许多许多出版物,有选 编系列,有专题专集,足以武装专门的书店和图书馆。总之, 有了队伍,有了成果,浩浩荡荡,成了气候,了不起。 其次,它造就一大批非常有可读性的出版物。正因为“文 史资料”的王牌是“三亲”,便产生了独特的阅读效果。撰写 回忆的人中许多是历史上知名的人士,他们的名字对许多读者 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便是所谓“名人效应”吧。同样,被 回忆的事也涉及许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知名人士,也是很能 引起读者兴趣的。这便有了阅读价值和市场价值,而且天生铺 垫了它的普及性。于是,“文史资料”几乎从诞生之日起就走 进了广大读者的视野,而不光是在历史学家书斋中被收藏、被 研究、被利用。应该说,它的利用率极广,既是史书,也是货 真价实的高档次的大众读物。 再其次,名为“文史”,实则“百科”,什么都有,从政治、经济、 文化、艺术,到民俗、传记,五花八门,面面俱到,涵盖面、涉猎面 极广,超过任何一类现存杂志,是跨门类的超级百科大杂志。每 一册都有保留价值,可以上架成库备查。 这么个好东西,如果再精选一下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