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入门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理论组编.pdfVIP

自然辩证法入门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理论组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自然界 的辩证法 一、来 自山洪 的警告 谈学习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提起 自然辩证法 ,不少 同志可能会感到生疏 ,不知这是 一 门什么学 问,总觉得 自然辩证法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学的, 咱们在基层种 田、做工 ,学不学它有啥关系呢?其实,自然 辩证法这 门学 问,同每一个人都有密切 的关系 。我们在生 产 、生活、学习、科学研究中学不学它,结果就大不一样 。 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先从一桩往事谈起吧。 大家还记得吧, 年的七、八月间,我国西北地 区连 降暴雨,长江、黄河的中上游 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大洪峰, 滚滚 的洪水倾泻而下,淹没了村镇 ,毁坏了农 田,给四川、 陕西等地的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灾情发生后 ,党和人民 政府一方面积极领导灾区人民抗灾,一方面又组织科学工作 者总结经验教训,探求造成特大山洪的原因。 科学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这样的事实:凡是林木和植被 茂密 的地方 ,水流缓慢 ,灾情就轻 ;在林木和植被受到严重 破坏 的地方 ,水流凶猛 ,灾情就重 。可见,暴雨是否成灾, 灾情 的轻重 ,不仅与雨量大小 、持续时间长短有关,而且与 森林和植被 的多少密切相关 。当大地失去了森林和植被 的保 第 2 页 护,暴雨就会变成洪水,山洪就会象脱了缰绳的野马发疯似 的横冲直撞 。 可能有的同志会产生怀疑:森林和植被真有那么大 的作 用吗?我们 的回答是肯定的。有人计算过 ,五万亩森林 的贮 水量相当于一座 万立方 的小水库 ,因此 ,森林有着 “绿 色水库”的美称 。再加上林木的下面覆盖着一层苔藓,裹在 土壤 的表层上,即使遇到暴雨,表土也不容易被冲刷洗劫, 造成 山洪。 年,川陕一带的大雨,如果长江、黄河的中 上游能有一些 “绿色水库 ”,就不至于造成那么大 的灾害 了。我们这样讲是有根据 的。在历史上,四川不是被誉为风 调雨顺的 “天府之 国”吗?不仅如此,就是现在黄土高原上 的陕酉、甘肃、青海、宁夏一带,也是我们祖先最美好 的乐 园,被称为 中华 民族的摇篮 。据历史学家考察,六千年 以前 的陕甘一带,山青水秀、林木参天、草原茫茫、景色迷人。 史书记载,周朝时,这一带有 多万亩森林 ,覆盖率达 。可是,自秦汉 以后,人 口增长 了,垦荒种粮,开垦 了 大片草原;生活取暖、烧窑炼铁 以及帝王们建造宫殿陵墓, 又砍伐 了大片大片 的森林 。积少成多,一千年过去 了,昔 日的青山不见了,碧水干涸了,这人世间的乐园终于变成了 茫茫 的黄土高原。 “黄沙直上 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 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诗人 的描绘 ,确实是黄 土高原 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 以来的 多年,为 了治理黄土高原,国家 曾投入 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 不大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长时期造成的创伤,一时难 以治 愈。更重要 的是又重犯前人的错误 :只顾开荒种 田,不顾森 林植被 。结果是垦荒反不能治穷,劳动人 民辛辛苦苦创造 第 3 页 来的财富,反倒时常被洪水一扫而光 ,付之东流 。 这些情 况说 明,大 自然里各种各样 的事物 ,如风 雨雷 电。山 流水 、林木花草、飞禽走兽等等 ,它们都不是孤立 存在 的,彼此之 间都有一定 的联系 ,而人类又通过 自己的实 践活动 同大 自然联系着 。当这些联系都很协调时,人们就会 有着一个美好 的 自然环境 ;当这种协调 的联系在某个方面遭 到破坏 ,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发生连锁反应 ,出现对人类 不利 的变化 ,甚至带来灾难 。因此 ,我们要改造 自然 ,就要 顺应大 自然 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