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理性 吴士余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学术的打假与创新 自范敬宜先生著文呼吁学术打假 以来 ,中国学界实实 热 闹了一阵。京沪两地 的博导、教授 ,或撰文 、或座谈 , 纷纷要求规 范学术活动 ,纠正学风 。引发学人及社会共 鸣,并被传媒炒作 ,学术打假 、反腐 由此走进 了 “公共领 域 ”。笔者 以为 ,纠媚俗造假之风乃是治表之举 ,兴学术 创新之风方是治本之策 。正如葛剑雄教授所言,消除学术 腐败光靠打假难 以奏效。 当下学术呆滞 ,理论苍 白,除了学风失范 、学德沦丧 (个别的)的缘 由,较多是因为学术观念 、方 法 陈 旧,或 恪守传统 ,固步 自封 ,缺乏创造精神 ;或矫揉造作 ,标新 立异 ,将学术沦为时尚。林毓生先生说得甚为 中肯 , “学 术不是制造 ”。要改变学界现状 ,一个 出路是提倡原创性 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 。当然 ,其关键是要有 “足够 内在 资源的支持” (林毓生语)。所谓 “内在资源”,笔者的理 解是 :学术思考应有面 向未来的、开放 的背景知识 ;在逻 辑上及知识本体论 能孕育一种学术原创 的冲动 ;将 问题 意识根植于学术课题 的架构与阐释 的过程之 中。林先生 的 “内在资源的支持 ”提示 了一个重要 的治学经验 ,学术不 是简单 的复制 ,应该是创造性学术思维的文本表达 。 如何强化学术 思维 的创新意识 ,使学术创新成为可 能 ?青年博士刘士林在论著 《先验批判》中提 出的 “先验 第 2 页 批判 ”一说值得借签 刘著提 出,建立现代学术 的 “先验批判 ”模式 ,是从 学术思维上治理学风 的一个重要途径 。具体地说 ,就是从 知识本体论与认识论 的层面确立 自主性学术思维的认知 图 式,摒弃盛行于世俗 、屈从于实用主义的精神生产方式。 应该说 , “先验 ”的概念并非刘著的新创 ,它早 已见 诸德 国古典哲学 。但两者有所 区别 。康德 的 “先验 ”是指 主体认识 的一个过程 ;刘著的 “先验批判 ”是对主体认识 过程 中 “先验认识 图式 ”是否合理 、有效所作 的检验或说 是 “理性批判 ”。若从现代学术思维方式来说 , “先验批 判 ” 的含 义 是 对 精 神 生 产 者 “内在 观 念 的批 判 考 察 ” 。学术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理念 ,如 同林毓生先 生所定义的有否 “足够 内在资源”, “先验批判”的考察不 失为一个重要的前提。 当下 ,中国学术文化之所 以缺乏一种创新力,滞后于 时代行进 的节拍 ,一个原因是受制于实用主义思维 图式的 局限。这 已为学人所共识 。国学有 “经世致用 ”之传统 , 近现代启蒙又有 “西体 中用 ”之论 。虽说学术价值评估各 持异 旨,但学术思维 图式都有实用主义之嫌 。刘著认为 , 中国现当代 的思想活动与学术研究几乎没有摆脱 “农 民式 的学术开垦 ”的制约 ( 。此话虽偏激,但不无道理。 如今议论纷纷 的学术打假 ,列数 了泡沫学术的种种 ,究其 根源 ,也都是实用主义 的趋利思维 。这种学术文化或说学 术制造对学术 的理论创新危害甚深 。因此 ,刘著提 出 “学 术 的先验批判 ”的观念 ,旨在建立理性 的 “内在精神生产 观念 ”,整肃 、匡正实用主义 的学风 ,其用意是 以 “先验 批判 ”的思维模式改变农 民式学术开垦型 的精神生产方 式 这个意图无疑是积极的。 学术创新 的一个标志 ,在于能否冲破 旧学术教条 、旧 学术观念的束缚 。中国的国学传统以注释疏解文化经典为 圭臬 。平心而论 ,传统学术对 中华 民族文化遗产的承传有 第 3 页 其不可磨灭 的功绩和价值 ,但 也很难说有较大 的理论创 新 。中国学术史上 ,曾有汉儒治经 ,以注解考据 、名物训 诂为学术 ;唐儒治经 ,承袭汉儒 ,以 “不破注 ”为学术原 则 。传统的学术思维显然扼杀了内在创新意识 ,学术争鸣 之活力窒息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