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军事思想之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周易》軍事思想之研究 研究生:王智榮 撰 指導教授:楊濟襄 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周易》軍事思想之研究 論文提要 《周易》是中華文化史上一部重要典籍,其內容包含「經」與「傳」兩部份。 從「易經」到「易傳」的發展,象徵著一種民族文化、哲學思維體系的形成。吳 康《周易大綱.序》云: 易為中國最古之哲學書,始以卜筮傳,逮十翼諸辭,先後間作,探賾索隱, 鉤深致遠。凡宇宙自然之理,人物事變之情,曼衍恢弘,涵苞無外,遂使 皇古卜筮之書,轉為幽思經緯之作;於象數之中,窮義理之致。而易為中 土最古哲學經藉…洋洋乎宰制萬物之義,具存斯文矣!1 可見《周易》確是中國學術之源,亦是六經機樞所在。張其成《易學大辭典》云: 《周易》構成中華文化最穩定、最本質的內核,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面貌、 特色和趨向,決定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審 美意識及風俗習慣。它不僅在本體論、方法論上給人以指導,而且在行為 方式上給人以啟迪;不僅滲透到最深層的思維方式,而且滲透到實用性的 操作層面,不僅在哲學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人文社會科學、自 然科學各學科均有重要影響。被認為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和『活水』」。 2 誠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云: 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 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3 實為最佳注解。亦如所知 ,《周易》的致廣大,盡精微的思想體系中,蘊涵著我 國各種思想體系的萌芽,即是儒、道、墨、法、兵、刑、陰陽各家的思想,或發 端於《周易》;然而,從殷商時代出現的甲骨文中可以證明,卜祭祀占首位,卜 征戰是重要一項。所謂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正是此意。事實上,郭沫若《中 國古代社會研究》云: 戰爭在原始人的生活上是很重要的,這是誰也可以想像得到 。《易經》中 1吳康著,《周易大綱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11月,臺 1版 7刷 ),頁1 。 2張其成著 ,《易學大辭典》(台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 2月,初版 1刷 ),頁3 。 3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9月,初版 7刷 ),頁63 。 戰爭的文字之多,實在任何的事項之上。4 姜國柱《周易與兵法》云: 《周易》是記錄周朝社會生活之作,是為挽救周王室危亡而作。要挽救周 王室,除了要採取德治、人治等政治措施外,還要採取軍事手段,而軍事 手段是實現政治目的的一個主要手段,因此戰爭在周人的社會生活中佔據 極重要的地位。5 再者,《周易》思想,森羅畢備,層層推演,實是深具邏輯,可與時俱移的變動 機制;而其所蘊含豐富兵學思想與軍事哲學有著不容忽視的參考價值。 然而,研究《周易》軍事思想,除了從《周易》中研究與古代軍事有關的問 題,如戰爭與政治、戰爭與社會關係、軍隊的訓練與管理、將帥與士卒的關係, 戰爭指揮與軍事謀略等,而最重要的是用一顆「學習」與「謙卑」的心,去領悟 古代《周易》兵學之奧妙,並運用於今日科技戰之中,這亦是軍事事務革命的精 神所在。況且兵學的研究領域甚為廣泛,如軍事倫理學、軍事心理學、軍事管理 學都是值得研究開發的新領域,而《周易》充滿戰爭哲理,更適合研究這些軍事 課題。以軍事倫理學為例,依據孫子的戰爭哲學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 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也。然而,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曾懇切 的警告一般政治家和戰略家說: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 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 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夫佳兵者 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憺為上。勝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