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重点课文补充笔记
《藤野先生》考点梳理
第一部分:在东京的见闻感受
考点一:第一部分写了清国留学生哪些丑态和丑行?
丑态:盘辫子、扭脖子; 丑行:赏樱花、学跳舞
活画出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思想腐朽。
考点二:首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副词“无非”有什么含意?“这样”是指怎么样?此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无非:只不过的意思,表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制造恶浊气氛的厌恶。
这样:指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丑行和盘辫子、扭脖子的丑态。
此句在结构上引出下文清国留学生的丑行丑态,内容上体现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体现作者的爱国之情。
考点三: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夸张和反语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说说其作用。
富士山: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清国留学生盘辫子的丑行,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也体现作者的爱国之情。
标致:本义是漂亮,运用反语,实则丑陋,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也体现作者的爱国之情。
考点四:如何理解“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中的“确”和“但”作用:
“确”表肯定,“但”表转折,两个词连用,既从内容上肯定了樱花的美,又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整天迷恋在花前月下的腐朽生活的失望和厌恶之情。
考点五:第一段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什么情感态度?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考点六:作者写自己在东京的见闻感受有何作用?
用辛辣的笔触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行丑态,表达作者他们在东京造成恶俗气氛的强烈厌恶,体现爱国情怀。作者不屑与之为伍,这是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的认识藤野先生的缘由,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过程(相识、相处、离别)
考点一:作者到仙台受到优待,却说“大概物以稀为贵”,你怎样理解?P4
“大概”是用诙谐的语气猜测在仙台受到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考点二: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出场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体现藤野先生怎样的形象特点?
白描手法。描写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考点三:阅读11-19段
1.找出指出表现“我”拿回讲义后感受的句子
“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2.“我”既“吃惊”,又感到“不安”和“感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吃惊”的原因是:先生竟给我这个外国留学生改讲义
“不安”的原因是:讲义错漏很多,让先生费神
“感激”的原因是:先生真诚地关心我的学习
3.为什么作者感到不安和感激?(原文回答)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4、选段中哪两个四字短语能表现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又全面、又认真?
从头到末、一一订正
5、指出选段中的过渡句: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6、将表现“我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的语句用括号括出。
“但是我还不服气……自然记得的。”(即第18、19段)
考点四:第29段首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也无怪他们疑惑”,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承上议论,这是日本所谓爱国青年荒谬的看法,“当然”运用了反语,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愤慨之情。作者是反对这种民族歧视,要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尊严。
考点五:以下几个“他们”分别指什么
“也无怪他们疑惑”P8; 本所谓爱国青年学生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p9; 指看电影的日本学生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p9 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考点六:“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这句话冒号后包括几类中国人?
包括: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抓枪毙的中国人;闲看枪毙的中国人;“我”
考点七: 阅读第31段。
1.“这一声”指什么?为什么刺耳?
“这一声”指欢呼“万岁”。刺耳的原因是严重地伤害了民族的自尊。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如何理解“何尝”这个副词?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这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当时某些中国人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第31段最后一句的理解
意见指“学医救国”。变化:“弃医学文”。
变化原因:看了时事影片,作者深感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要救国必须先改变国民的精神。
4.本段插叙的语句是哪一句。
本段插叙的语句是“此后回到中国来……无法可想!”
第三部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