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格里拉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森林生态旅游
为主题的旅游业作为香格里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因牵动力强,带动面广而成为全州
一个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带出了一系列
的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社会问题。
关键词:森林生态 旅游业 对策研究 香格里拉
一、森林生态旅游概述
森林生态旅游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
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空间越来
越小人而且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有了回归自然的欲望。传统的观光旅
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生态旅
游。
(一)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
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
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
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
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森林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环境中,尽情观赏和享
受旖旎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领略大自然神韵。同时,游人也肩负起保护自然环
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双重责任的游乐活动。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
1
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时下,森林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改善环境及为公众提供休憩的功能正在逐
步加强。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
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森林生态旅游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光、度假的空间外,其实也是一个环保教育
的地方。我们应该看到,森林生态旅游对环境造成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
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
等问题。因此,必须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森林
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措施,使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
一所大学校。
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其发展应与自然和谐,并且
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并且森林生态旅游
的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森林生态旅游必须强调以生态效
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
大化,实现旅游目的和旅游的持续发展。
(二)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森林的生态效益占经济评价值占森林总效益的93%,而木材产值仅占7%,国
际上森林旅游市场保持20%的年均生长率,但国内尚处于大众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尚
处于培育期。而云南的森林生态旅游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但不久将成为云南旅
游的新增长点,
1.云南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境内峰峦叠起,江河纵横,森林类型和生物物种丰富多样,
且具雄、奇、雅、秀、幽、险、野等特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与
条件。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成“亚洲最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
为云南旅游支柱产业增添绿色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紧密配合
下,进一步加大了发展力度,使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自1987年我省
兴建畹町国家级森林公园以来,截至2003年,全省相继建立了昆明金殿、腾冲来凤山、
思茅菜阳河等2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柏南安、西畴鸡冠山等13个省级森林公园,69
个县(市)级森林公园,分布在全省16个地州市,40多个县(市)。国有林场森林景
观资源开发步伐也开始加快,先后兴建了26个林场景区。从服务体系看,全省有12
个地州市已建立了森林生态旅游接待单位、林业宾馆和相应的服务机构,开展了以大
众观光、观鸟、生物多样性考察、探险等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
但是在森林生态旅游景点(区)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由于重收入,轻环保,
急功近利,采取了不正当掠夺性开发和粗放式的经营,大量的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和动植物生存条件等,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其次在景点开发过程中,由于没有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