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实验室安全
一 、引言
实验室安全一个重要原则 ,是对任何病理标本 ,包括血
液、血浆、细胞培养物、病毒、化学和放射性制剂都必须非常小
心操作 。
导致人类疾病 的病毒名单一天一天拉长 ,并且一些对人
类 明显无害的病毒在某些实验室条件下 由于人为地提高了浓
度也会成为致命 的。另外 ,一些实验用化学物质具有高毒性
或致癌性,应严格按照化学药品安全规程操作 。最终,由于滥
用放射性碘或磷 )的结果引起辐射性生物累积,
可引起人类 的健康 问题 。我们建议读者适当的回顾这个 问题
的相关文献,对实验室中所有用品的潜在危害保持清醒认识。
有些要求看似过分或简单,但经验表明,有些致命性事故
常常是因为没有遵守安全操作造成的。
我们 已有 的知识表 明,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必要 的实验仪
器可预防实验室感染 ,因此应 明智地利用它们来安全地处理
含有 传染性病原和有毒污染物 。
(一 )一般 安全规则
实验室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放置食 品和个人物
品。
操作生物学 (人或动物 )和化学制 品的全体人员必须
穿 戴 并 扎 紧 工 作 服(大 褂、制 服、长 袍 )。不 能在 非 实 验 区(咖
啡厅 、餐馆 、会议室或实验楼 以外的地方 )穿着工作服 。如果
需要去另外实验楼 ,应 穿干净 的工作服 。工作服应每周洗一
次或根据 需要经常洗 。
建 议 对 所 有 标 本(如 血 液、组 织、粪 便 )的操 作 都 应 戴
外科 手套 。
禁 止用 嘴吹吸吸管 ,应 该用橡皮 吸头或其他 吸液装
置 。橡皮吸头应经常更换或消毒 。
所有人体和动物标本 的操作都应在安全罩 内进行 ,标
本应放在可塑性、有吸收的台面上 ,实验完后消毒 。任何含有
毒物质的操作都应在通风柜 内进行 。
工作 台每次用完和一天工作结束后 ,都应用适 当的消
毒 剂 消 毒 (如 用 不 低 于 游 离 氯 的 溶 液 或
或 的溶液 )。
所有物 品再利用或处理 以前 ,必须消毒 。被污染物 品
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装入防漏袋或容器密封 。
每次操作后和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用肥皂洗手 。
为减少气溶胶 的形成和扩散 ,所有操作必须小心进
行。
必须防止实验记录本和工作簿的污染 。
没有实验人员陪同,来访客不得进入实验室。
(二 )工作 中事故 的处理
用水冲洗伤 口,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或上级领导报告 。
实验材料溅入 眼 内时 ,用水或盐溶液清洗 眼睛
,并向实验室负责人和上级领导报告 。
所有其他事故如:烧伤、腐蚀、针头扎伤等均应向实验
室负责人或上级领导报告 。
二 、两 种 控 制 方 法
对实验室环境和个人 防护 的最基本控制称为微生物学方
法 ,实验人员尽可能地进行疫苗免疫和提供相应的实验设施
第二种控制或对实验室外部环境 的保护 ,则是靠熟练 的操作
技术和恰当的装置。
有利于控制措施的三个因素 :微生物实验方法、生物安全
设施和合理 的装置 。
(一 )微生物 实验方法
最重要 的控制 因素是微生物学 中建立起来 的完善 的无菌
技术 。每个实验室都必须制订一个微生物学操作手册 ,明确
潜在 的危险因素 ,规定用于传染性病原和化学物质 的操作过
程和技术 ,从而将感染和中毒的危险降到最小
良好 的个人卫生在一个细致有效的保护计划 中是关键 的
一步 。经常洗手和绝不使有害物质进入 口和眼中,既简单实
用 ,又对很多感染的侵袭构成有效的屏障 。操作 中戴 口罩既
减少了感染的危险,又降低 了样品的污染。
所有液体不管是否有传染性必须用移液管或相应 的移液
装置操作 。实验室 中吸烟除了显而易见的危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