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懂诗歌始鉴赏
读懂诗歌始鉴赏——诗歌鉴赏第一步 周口市文昌中学 王培军 —— 考点精讲 —— ? 角度一 读懂诗的题目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答题就不会有偏差。 读懂诗歌始鉴赏 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如汉代以后的诗人用古乐府诗的题目写诗,一般在题目中含有“歌、行、引、曲、吟、谣”等表示体裁的字,如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诗。唐代诗人崔颢的《长干行》,由题目可以断定这是乐府诗。 读懂诗歌始鉴赏 ? 角度二 读懂诗歌正文——理解“诗家语” 古代诗歌的语言属于抒情话语系统,这种语言,简而言之,是一种变形的语言,即我国古代诗评家所说的“诗家语”。诗歌的语言之所以要做变形处理,完全是由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决定的。那么,古诗词作品是如何对句子做变形处理的呢? 读懂诗歌始鉴赏 1.以词语错综颠倒的方式组句。 其具体情形大致有二:一是词语在单个诗句内的错综颠倒,二是词语在两个诗句之间的跳跃变换。如崔颢《黄鹤楼》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汉阳树晴川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的倒装变形,我们分析这个例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这两个因素。 读懂诗歌始鉴赏 2.以词语超常搭配的方式组句。 所谓超常搭配是指词语突破了常规的搭配习惯,表面上有悖于生活逻辑,实则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合乎诗意的真实。以这种方式组接的句子最能表现出诗人的独特感受。如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西江月?黄陵庙》上阕的起调两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千里秋江”就属于词语超常搭配、锤炼颇佳的句子。从这里,我们亦可窥见张孝祥词作的风格应介于苏轼与辛弃疾之间,既有苏的清旷,又有辛的雄豪。 读懂诗歌始鉴赏 3.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句。 诗歌语言为了力求凝练传神,蕴含极丰富的审美信息,往往会以词语省略压缩的方式组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有时就连极关键的动词也可以全部省略。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按句意当为:闻鸡声,出茅店,见残月一弯,上板桥,踏秋霜,留下移行足迹。 读懂诗歌始鉴赏 ? 角度三 读意象、表情词语 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意象也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诗词中有一些词语往往透露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抓住这些词语,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也有助于读懂诗歌。例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愁”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读懂诗歌始鉴赏 ? 角度四 读注释 诗歌注释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的信息,常见的注释所暗示的内容有:①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②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③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④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⑤提供“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一类的注解——暗示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 读懂诗歌始鉴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