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研究_基于恩施自治州的实证分析.pdfVIP

中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研究_基于恩施自治州的实证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 26卷  第 3期 兰州商学院学报 Vol26 No3 20 10年 6月 Jou rnal of L anzhou Comm ercial Co llege Jun. , 20 10 中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研究 ———基 于 恩 施 自治 州 的 实 证 分 析 ● 田 钊 平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 摘  要 : 通过对中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恩施州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现 , 中西部民族地区第一 、二产业发展 严重滞后 ,其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三次产业的拉动和贡献 ,而且波动较大 。从产业结构比重 、产业结构变动度 、 产业结构转换速度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等指标来看 ,中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呈 “三一二 ”发展格局 ,产业结构严重 失衡 、素质较差 ,而且处于激烈的演变过程之中 , 向合理化方向演进的空间极大 。为此应采取推动涉农产权改革 , 适度发展规模经营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 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 ,加大支柱工业的发展力度 ,逐步提升和强化工业 的主导地位 ;加大与第一 、二次产业的联系 ,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 ;重点投资和推 动职业教育 ,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 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需要等措施来优化调整中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 构 。 关键词 :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 ;涉农产权改革 ;支柱工业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 F06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4 5465 (20 10) 0302411 The Industr ia l Structure Eva lua tion and Its O ptim iza tion and A djustm en t of Cen tra l and W estern M inor ity Na tiona lity Reg ion s TIAN Z hao - p ing (N an 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 logy Co llege, N an tong 226007 , Ch ina) A b stract:B y analyzing correlative data of the typ ical Eng - sh i in cen tral and we stern m inority nationality region s, the au thor note s that in cen tral and we stern m inority nationality region s, the developm en t of the p rim ary and secondary indu strie s is seriou sly backward, so its econom ic grow th m ain ly dep end s on the tertiary indu stry ’s con tribu tion s and is qu ite un stab le. A ccord ing to the indu strial structu re ’s p roportion , tran sform ation degree, change sp eed and deviatoric componen t, the indu strial structu re of cen tral and we stern m inority nationality region s can be de scribed a s “Tertiary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