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切削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钛合金切削报告

摘 要 由於現在的加工技術逐漸趨向超高速、高精密加工,而要能使刀具能夠運 用在超高速加工上,刀具必須有優良的切削狀況和良好的排屑狀況以及刀具的高 耐磨度。影響這三個狀況的條件在於,刀具的各種角度上的設計、排屑槽的設計、 鍍層的種類…等。所以本專題是要透過各種參數的比較,並找出最有利於超高速 加工之參數。 本專題使用 Master CAM 繪出圖形並轉出程式,利用電腦數值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搭配高速主軸、電子扭力板手(設定值為 30 Kgf.cm) 、冷凍槍、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等。搭配室溫(20°C),相對溼度 45%~55%,本專題 實驗不使用切削液,改採用冷凍槍裝置,冷凍槍可將壓縮空氣轉換成低溫度的空 氣,並將溫度降低與切削液降低溫度的功效是相同的。因為使用切削液會將專題 所需的切屑沖走,造成本專題切削之切屑蒐集困難,及造成工件及環境污染,影 響電子零件之精確度,而切屑會隨著循環切削液的作用下,刮傷表面,造成本專 題所需的工件表面判斷上的誤差,導致切屑式樣採集的錯誤性。 本專題係使用三種材質之ψ2mm 球刀(AlTiN、AlTiN +PLC、裸刀)銑削三種 不同材質的材料(低碳鋼、不鏽鋼、鈦合金),銑削深度為 0.03 mm,並在銑削過 程中蒐集所切削之切屑,再把這些切屑放置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中觀察切屑之表面 粗糙狀況,測試三種不同鍍層之球刀其切屑形狀來進行切削時大小的數值,並探 討不同的刀口幾何與不同刀具角度(切削角、切槽角…)在切削時所承受的力量大 小與工件表面優異性。 本專題實驗結果發現以加工素材來說皆以切削鈦合金(Ti6Al4V)之切削面 為最佳,次為低碳鋼,後則為不銹鋼。以刀具來說大多以球刀 C(裸刀)之切屑面 較佳,但背面皺摺甚多,呈現不規則狀態,表示球刀 C(裸刀)擠壓力過大,而不 是切削力把切屑移除。而球刀 A(鍍層為 AlTiN) 、球刀B (鍍層為AlTiN +PLC)則 較適用於鈦合金(Ti6Al4V)之切削。 1 目錄 摘要 第一章:序論 1-1 研究動機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銑削初步介紹 2-1 銑削原理 2-2 平面銑削法 第三章:銑刀的切削加工條件 3-1 軸向深度 3-2 切削速度 3-3 刀具壽命 第四章:刀具製作與發展 4- 1銑刀圖和銑刀規格 第五章:實驗機具介紹 5-1 CNC 銑床 5-2 高速主軸與轉速控制器 5-3 冷氣槍 5-4 電子式扭力板手 5-5 掃描式電具顯微鏡(SEM) 第六章:實驗步驟與方法 6-1 實驗步驟 第七章:銑削切屑圖和刀痕圖 第八章:結論 參考文獻 2 圖表目錄 表2-1下銑法與上銑法之比較表6 圖 4-1 刀具製作圖 圖 4-2 銑刀端面模擬圖9 表 4-3 銑刀圖和銑刀規格圖11 圖 5-1 CNC銑床照片12 圖 5-2 高速主軸13 表 5-3 DN 質與主軸內孔大小對主軸的關係13 圖 5-4 冷空槍14 圖 5-5 電子扭力扳手16 圖 5-6 電子顯微鏡(SEM)17 表 5-7 兩者主要功能比較表17 圖 5-8 電子顯微鏡原理18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