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基因组数据研究真菌基础生物学问题.pptxVIP

借助基因组数据研究真菌基础生物学问题.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真菌学研究进展课程 刘伟;前基因组时代:我们所知道的真菌的数量;在真菌的基础分支中:壶菌门、球囊菌门和接合菌门下分别有1804,449,2876个种被描述记录。 微孢子虫是一种专性寄生性生物,是古类群物种,在分类地位上和真菌为姊妹群。目前有561个种被命名记录。 ;壶菌门:九个目 接合菌门:5个亚门,10个目;接合真菌代表了大多的陆生真菌门,主要特征是从有鞭毛孢子到无鞭毛孢子的形成,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 游动孢子的壶菌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鞭毛的游动孢子,可以在水生环境中生存. 两个门的真菌有可以以活体寄生或内生丛植菌根营养方式。 这是真菌具有生境和营养类型的适应性变化特点,在与植物、动物、真菌和人类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点。;真菌无处不在。 因操作便捷、生长速度快、单倍体基因型、在进化关系上和动物更近的特点,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被用作模式生物进行研究。 第一个被完整测序的真菌基因组是1996年10月发表的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酿酒酵母。 之后真菌基因组测序的潮流被打开,相继有1899个基因组被提上日程。;;新旧前年交接之际,200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学院和哈佛大学共同发起了“真菌基因组计划” Fungal Genome Initiative (FGI),优先考虑一些重要真菌的基因组测序工作。 2007年,布罗德学院在2007年,作为发起单位,发起了“多细胞生物起源”计划Origins of Multicellularity Project。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2009中国真菌基因组研讨会”上起草了中国真菌基因组计划白皮书,旨在关注中国真菌基因组研究的深度、范围和质量。 2011年,美国能源部启动了“千种真菌基因组计划” Fungal Genomics Program (FGP)。该计划的主旨是关注真菌与植物/原料、健康、生物质降解和可再生资源等领域。 因千种基因组计划的待选样品在科的级别,因此同时衍生出了真菌生命进化树计划Assembling the Fungal Tree of Life (AFTOL)。 ;从基因组角度系统的理解真菌的基础进化谱系;Blastocladiomycota 芽枝霉菌门;Chytr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壶菌门;Spizellomycetales小壶菌目;Neocallimastigomycota新丽鞭毛菌门;Neocallimastigomycota新丽鞭毛菌门;接合菌门的主要特点是产生接合孢子(zygospore)的厚壁休眠孢子,在接合孢子囊由两个配子囊融合之后发育而成。 菌体呈丝状,偶尔有酵母状和丝状两种形态,无隔。 ;孢囊孢子是其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此外还可以产生厚垣孢子、粉孢子、节孢子。 在一定条件下也是人的致病菌,威胁到人类健康,如毛霉病菌,在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如糖尿病、癌症或AIDS患者身上的死亡率达50%以上。 该门的不少真菌在食品工业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 ;接合真菌门下面囊括了大多数陆生真菌的基础分支支系。 分子系统学数据表明,该门下分数5个亚门,每一个亚门包含1-4个目。 51个基础分支的物种基因组计划中,接合菌门占28个。;Mucoromycota 毛霉亚门;Mucoromycota 毛霉亚门;Mucoromycota 毛霉亚门;Mucoromycota 毛霉亚门;Mucoromycota 毛霉亚门;Mucoromycota 毛霉亚门;Mucoromycota 毛霉亚门;Mortierellomycotina被孢霉亚门;Mortierellomycotina被孢霉亚门;Entomophthoromycota虫囊霉门;Glomeromycota球囊菌门;和真菌享有共同祖先的其他微生物;胞内寄生,缺乏线粒体细胞器。 核糖体结构特殊:1)和原核生物的大小一致,为70s;2)缺乏真核生物的典型5.8s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微孢子虫是古老的真核生物。 微孢子虫的基因组很小,已知的???个基因组大小在2.22、2.5、4.07、4.15、7.86Mb,基因数量也比较少:分别在1892、2029、2678、2724、2788个。;早期的真菌分类主要基于:化石标本、生理生化标记、细胞壁、同工酶、色素、次级代谢产物、超微结构。 随后,自生物技术的发展,逐渐借助于分子手段进行分类:从环境样品的片段测序,到多基因系统发育,一直到如今的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为我们理解真菌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