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3
南方医科大学“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期间是推进学校科技工作快速高效发展的关键时期。本规划是南方医科大学“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旨在阐明“十二·五”期间学校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学校今后五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学校科技发展步伐,增强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实现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状况与分析
“十一·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实现了稳步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和整体研究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
1、科技竞争实力显著提升。“十一·五”以来,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502项,获科研经费总额达4.43亿元,课题数量及经费分别是“十·五”时期的 1.35倍和2.16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1项,金额1.1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6倍和2.63倍;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项,金额3447万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6.67倍和7.83倍;省部级项目990项,经费6841.3万元,是“十·五”期间的1.88倍和1.63倍,实现了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省部院产学研重点项目“零”的突破。2008年,牵头承担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参与了“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两个专项中学校共获得11个项目,研究经费1.0875亿元,当年共获得科研经费1.5亿元,课题总经费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科技竞争实力显著提升。
2、学术水平稳步攀升。“十一·五”期间,学校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236篇,是“十·五”的3倍。有4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国内优秀学术论文”;侯凡凡教授在国际最著名的临床类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是学校在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在学术期刊建设方面,学校学报荣获中国权威期刊称号,广东省仅有两家期刊获此称号,《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新增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被评为“中华医学会优秀杂志”,《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学科内排名第7,《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影响因子学科内排名第8。
3、科技成果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量位列全省医科院校首位,占全省医学领域一等奖项目总数的29.72%。陈武凡教授等完成的“基于模糊随机建模的医学成像与图像分析新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钟世镇院士和侯凡凡院士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该奖项是广东省科技奖励领域中的最高奖项,目前在全省医学领域仅有3位教授获此殊荣。学校被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首批广东知识产权试点事业单位,专利储备量已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获授权专利100项,是“十·五”的6.67倍。
4、科研平台初具规模。目前学校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量上位居广东高校前列,拥有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3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增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国际合作实验室1个。学校的中药急症制剂基础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评审。承担了广东省“反恐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由学校作为牵头单位的广东省创伤救治中心目前已发展了全省40多个医疗合作单位,建立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良好科研模式。卫生检测中心获得学校首个国家强制执行的CMA(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司法鉴定中心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学校科技查新工作站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部级查新工作站。
5、社科研究快速发展。学校社科研究领域的建设从小到大,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快速发展,共获课题7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30项,承担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委托课题1项,在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中,学校有7项课题获公示,获公示课题数位列医学院校首位;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三等奖1项和全省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1个。
(二)制约学校科技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科技工作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但是也同时存在着一些制约学校科技快速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1、优秀科技人才匮乏。缺少科技领军人才,特别是缺少像国家杰出青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