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城市转型的平衡之道
埃森哲中科院新资源经济
城市指数报告2015
目录
概要 3
第一部分:新资源经济转型:从管理城市到管理城市群 4
第二部分:驱散雾霾:城市迈向新资源经济的必考题 17
第三部分:互联网+:城市转型事半功倍之利器 20
附录 24
2
概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过去几年里,中国城市经济 将出现向下拐点。城市发展能力提升
的发展没有摆脱对资源消耗的依赖, 越快,出现拐点的时间就越早。随着
首次写入中国的五年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却在退 当下雾霾污染愈演愈烈,必然要求城
规划,列为十三五规 化。中国城市的聚集效应更加显著, 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能源消费结
但环境挑战日趋严重,各类规模城市 构,也要求决策者重新思考科学的城
i
划的十大目标之一。 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都有一定幅度的 市发展模式。
下降,尤其大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降
实现绿色富国绿色富 低。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 五,数字技术普及和互联网+等
新兴议题为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注入
民的美丽中国愿景, 仍在恶化,凸显出新常态下这类城市
ii 了新的元素。通过将“互联网+”指
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
优化资源环境承载能 数与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进行对比分
力,发展循环经济已 二,虽然沿海城市经济保持传统 析,我们发现“互联网+”发展应用
优势,但资源环境负荷总量过大,部 情况越好的城市,其经济绩效越好、
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 分区域资源环境负荷达到甚至超过环 资源环境可持续性越高、发展能力越
的重要课题。 境承载力,使得资源保障能力下降和 强。“互联网+”这种依托数字技术
环境质量退化。当前更突出的问题是 带来的增长,是通过减少资源消耗、
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 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的。这种低资源消
中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
耗、低环境负荷的经济转型,正是破
或接近极限。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的资 三,在新常态下城市面临再定位
解中国城市的“经济-资源-环境”的
源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资源 和转型方向。随着产业的区域转移以
三角困境的唯一出路。
GDP 的12.3%。未来发
环境成本高达 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以核心城
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能 市为中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