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1994 宋成有等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序 章 战后 日本外交史概述 一 、战败前 日本外交的历史 回顾 战后 日本外交史,是 日本 由战败投降走 向经济复兴 、由冷落 于世界外交舞台而重新加入 国际社会并一展身手的全过程 。今 日 日本是昨 日日本的延续 ,战败前 日本外交则是战后 日本外交的出 发 点 。 自 1853年美 国培理舰 队闯破幕府锁 国之 门,至 1945年 日 本 战败投 降并被美 国单独 占领 ,近代 日本外交经历 了五个不 同 阶段。 第一阶段 : 1853— 1868年 。该阶段虽然短暂,却独具意义。其 一 ,自我封 闭状态被打破 ,近代外交起步 。通过 1854— 1855年幕 府先后与美、英、俄、法、荷兰等欧美列强订立 “友好条约”,日 本被迫开放港 口、允许设置外国领事馆并接受片面的最惠国条款, 实施 200余年 的锁 国政策破产 ,无可奈何地登上近代 国际外交舞 台;通过 1858年与上述欧美五 国订立 “友好通商条约 ”和 1866年 订立 “改税协定”,日本只得承认 自由贸易原则,开国通商,被强 行纳入 以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 目标 的国际公法体制 ,彻底告 第 2 页 别 了闭锁 、停滞的锁 国时代 ,走 向开放 ,涌现 出川路圣谟 、堀 田 正睦等首批外交官 。其二 ,外交 问题激化 国内矛盾 ,加速幕府 的 灭亡 。由自身落伍导致 的软弱 ,初登世界外交舞台的 日本被迫采 取屈辱外交的低姿态 ,在欧美列强炮舰政策 的威压下 ,承认列强 享有领事裁判权、关税协议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等殖民权益。日 本 民族因此而沦为被压迫 民族 ,面临半殖 民地化乃至殖 民地化 的 严重危机 。民族矛盾加剧着阶级矛盾和统治集 团内部 的分化与抗 争 。开 国后 ,以农 民暴动频发为先导,中下级武士发动尊王攘夷 运动和武力倒幕运动 , 1868年 明治政府成立并东征江户 ,幕府统 治被推翻 。其三,国际法观念深入人心, “海外雄飞论”抬头,维 新先驱者开始 了近代对外方针 的构思。开 国后 ,列强挥舞炮舰兵 威和万国公法两条大棒 ,在 日本推行强权外交 ,这就迫使 日本人 在研制炮船 的同时也设法弄清万 国公法为何物 。 1864年汉译 《万 国公法》传入 日本 ,出现识者竞读此书的盛况 ,在许多藩的改革 中,以遵循 《万国公法》为新政宗 旨或处理纠纷的法律准绳 ,以 至志士仁人发 出刀剑不如手枪 、手枪不如 《万 国公法》的慨叹。 《万国公法》打开 日本人 的国际视野,“海外雄飞论”应运而生。1855 年吉 田松 阴力倡此论 ,并勾勒 出近代 日本 的对外方针是 “严守条 约以羁縻俄美两 国,乘机垦虾夷 (即今北海道 引者 注 )、收 琉 球 、取朝鲜 、据满洲 、压 中国、临印度 ,以张进取之势 ,固退守 之基 ” ,从而提出 “大陆政策”和南进方针的雏形构想。 第二阶段 : 1868— 1895年 ,确立与 国内维新改革相适应 的对 外方针 ,迈 出追求大国 目标的步伐 。 1868年 1月,明治政府成立 。 在政府宣布 的第一份文件 《王政复古大号令》中,强调 自 1853年 以来 ,日本 “遭蒙未 曾有之国难 ”;宣告废除幕府 , “实行王政复 古,树立挽回国威之基 ”;号召公武众庶 : “各 自勉励,一扫历来 ① 《吉 田松阴致久坂玄瑞书信》 , 《大 日本思想全集》第 17卷 ,吉田书店 1932年 版 ,第 113— 114页 。 第 3 页 骄情之 陋 习,以尽忠报 国之诚 意 。努力奉 公为要 !” 由此可见 ,自 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当政者就把摆脱 “国难”与 “挽回国威”,视 为维新变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将 内政 、外交规定为推行新政 的两翼 。一个月后 ,维新政府采取 了首次外交行动 ,通告各国驻 日公使政权 已由幕府将军之手转归天皇朝廷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