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激励与沟通第5章.pdf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我国古、近代的激励观 1 1. 对《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的激 励观做全面阐述与评价 2. 从现代企业文化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企 业家开创的民主精神与东亚精神作出评述 2 5.1 我国古代的激励观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有关激励的理论 极为丰富,其中既包括宏观激励理论、思想与方法, 也包括微观激励理论思想与方法。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的《范睢·蔡泽列传》中即 有“欲以激励应候”之说,意即激发使其振作。 3 当今发达国家的学者们十分重视研究和汲取我国 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成果。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在他 们的著作中大量引用我国古籍中的有关管理论述。日 本企业家特别注意在我国古籍中学习有关管理思想。 4 承先才能启后,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 此,我们要善于挖掘、研究我国古代管理理论中的激 励观,并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地总结前 人的管理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国现代激 励理论植根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壤中,充分发挥 我国历史优势,使之为管理现代化服务,为国家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5 宏观激励观: 凡主张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 应措施调动民众积极性的观点,统称为宏观激励观。 如“义利”、“惠民”、“富民”、“教民”等激励观与 相应措施 6 微观激励观: 凡主张通过具体的物质与精神等相应措施而调动 民众积极性的观点,统称为微观激励观。 如“功利观”、“同利、诚信、公平”的激励原则与 奖惩观等。 7 5.1.1 传统的宏观激励观 1. 孔子的“义利”与“惠民”激励观 (1)见利思义 肯定所有的人都有追求富贵的欲望 “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另一方面,更强调以“礼仪”制约“利”的重要性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 为成人矣。 8 (2)惠民观 为政首先应考虑施恩惠与人民,使人民过上安逸 富裕的生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治 理国事者必须懂得什么是 “义”,推恩施惠于民;而 庶民百姓则只能明白如何产生“利”和分享“利”。 治理国家的目标首先在于安民,民贫则怨,民富 则安。 9 2. 孟子的爱民、富民、教民及性善说激励观 1)爱民、富民、教民 孟子提出的宏观管理目标是要施仁政,把“仁” 放在首位,要先义而后利,要讲国家的大利。他认 为,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四海:指天下 社稷:指国家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