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魔鬼是从什么路线上偷袭来 的?我们 目前
尚不清楚,我们只看到了它制造 的混乱 :它使
她 的情绪和行为异常 ,使她在时间和空间上迷
失,使她情感冷漠或抑郁或亢奋 ,直至丧失 自
我意识…
科学关注普遍 的规律和机制 。而普通人,
尤其是作为患者的家属,更容易对身边这个生
命 的个体意义进行评估 ,进而还会对患者个人
生活史中的缺 陷产生疑 问或思考 。我想,这可
能是至关重要 的,也是本书详细记录下每一个
患者个人生活史的原因。因为每一个病案 的解
剖 ,除 了科 学家在 高解 显微镜 下进 行病 理分
析,还需要有人尤其是患者身边 的人对其进行
社会学意义上的探寻。
第 2 页
第 3 页
第一章 记忆 的黑匣子 个人篇
北京深秋的傍晚,对为生活而忙碌在这座城市的人,
这是个极平常也 阴冷 的一天 。秋风卷着落 叶在 马路边忧
郁地翻滚 。我正临窗远眺,突然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
哦,是我最好 的女友静姝 的声音 。她平静疲惫地通知 了
我她患老年痴呆症母亲 的故去 。之后 ,我们就在 电话里
长时间沉默着 。从那不堪 回首令她 窒息的漫长 日子 ,想
到她身心遭遇 的一切 ,我在 电话这边竟找不 出一句适 当
的话说 。沉默 ……然后 ,我 听到她在 电话那边深深地 叹
了口气……
病 相 档 案 之 一:“我 是谁 ?”
纷沓 的记忆像快速 的倒带 ,对静姝来说 ,真不知该
将记忆在 哪里定格 。多少天里 ,她试 图在 回忆 中搜寻母
亲最初精神 “出轨”的开始,但似乎模糊又艰难 。
母亲神神秘秘地写 “回忆录”是不是一个开始?
第 4 页
还是她近些年总是不着家 ,在她 曾经生活过 的各个
城市和乡下的 “游走
她爱收集各样奇奇怪怪的山石呀、笔砚呀还有纸张。
近十年 已不再写赞美祖 国河 山、革命圣地那一类游记文
字 。当了一辈子 “红色作家 ”的母亲 (静姝总爱把到过
延安,为人民而写作的父母称 “红色作家”),只要回得
家来 ,就嗜好用她收集来 的笔墨在各种宣纸草纸上涂抹
她称之为 回忆录一类 的文字 。这似乎是有别于她 以往那
些 “红色作 品”的,她也从不把这类文字拿给家人看 ,
好像它们是她老年 的隐私一样 ,总是被鬼鬼祟祟地藏掖
在 自己的书房兼卧室里。
一年春暖花开 的时候 ,她声称某某省作协 、文联 的
老 同学老战友邀请她去走走 ,然后她把 自己的房 间门用
一把大锁锁住并郑重地对家人说 :谁也不许进我屋偷看
啊 。于是这 间屋就成 了母亲 的禁地 。整个春天 、夏天甚
至秋天 ,它就这么断断续续地被封存起来 。连许多年前
去世 的父亲遗像也被封存在这 间阳光充裕 的屋子里 ,女
儿难得一见 。女儿阴冷朝北的画室便只有在冬季母亲屋
门敞开时才能借着它的光照色调明朗温暖起来。
好像是在一个秋末 ,很 自然地到了家 中暖气该试水
的日子,母亲却像只不知冷暖的北雁还没有归巢的迹象。
女儿打开那把锁 ,走进 了母亲 的禁地 。好奇心使她把 目
光落到写字 台上那铺展得密匝匝的蝇头小楷上 。母亲 的
毛笔字写得真是好啊 !出身书香 门第 ,又 曾获当年本省
头等考试状元 的她 ,从不炫耀 自己的这身童子功 ,好像
第 5 页
这 “不光彩 ”业绩是她理想 目标 的绊脚石 。她总在说 :
在延安鲁艺那会儿我们用 的水笔多简单 呀 !一脸 豪迈 的
表情。可偏偏却越老越习惯用老式的纸墨笔砚 。
不愿示人 的不是这些漂亮 的蝇头小楷 ,女儿惊异地
发现母亲不便于也无法示人 的是她 的内心世界 。真想不
到年近八十岁的母亲在 回忆录里会有那么多困惑不解 。
“我每天都在斗争,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大多数人都
在睡眠状态里空虚无聊 ,我就是在梦 中也常挥动着手臂
无法停止斗争,想起 以前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