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水肿病(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docVIP

18.水肿病(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肿病(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47~286-2012)[1]水肿病的诊断标准。 (1)主症表现:浮肿,身体困重,小便短少,尿浊或血尿。 (2)次症表现:面色?白,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腹痛。 (3)重症表现:面色紫暗或黧黑,无尿,口有秽味,或伴胸水、腹水;频繁呕吐,四肢厥冷,面色白或口唇青紫;头痛,抽搐,谵语,嗜睡,昏迷。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2017年发布的《 HYPERLINK /s?wd=paperuri:(50d0b4a6786dac7230a34bf785e2f8d7)filter=sc_long_signsc_ks_para=q=%E5%84%BF%E7%AB%A5%E5%B8%B8%E8%A7%81%E8%82%BE%E8%84%8F%E7%96%BE%E7%97%85%E8%AF%8A%E6%B2%BB%E5%BE%AA%E8%AF%81%E6%8C%87%E5%8D%97(%E4%B8%80):%E6%BF%80%E7%B4%A0%E6%95%8F%E6%84%9F%E3%80%81%E5%A4%8D%E5%8F%91/%E4%BE%9D%E8%B5%96%E8%82%BE%E7%97%85%E7%BB%BC%E5%90%88%E5%BE%81%E8%AF%8A%E6%B2%BB%E5%BE%AA%E8%AF%81%E6%8C%87%E5%8D%97(%E8%AF%95%E8%A1%8C)sc_us=12467276235510373618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 \t /_blank 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50mg/kg或晨尿蛋白/肌酐(mg/mg)≥ 2.0;1周内3次晨尿蛋白定性(+++)~(++++)。 (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 (3)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高于5.7mmol/L。 (4)不同程度的水肿。 以上4项中以(1)和(2)为诊断的必要条件。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47~286-2012)[1]。 1. 本证 (1)肺脾气虚证:全身浮肿,颜面为著,面色?白或萎黄,神疲气短,声低懒言,自汗,纳呆,便溏,小便短少,平素易感冒,舌淡或淡胖,苔白或白滑,脉浮细。 (2)脾虚湿困证:全身浮肿,肢体为著,按之凹陷,面色萎黄,身体困重,倦怠乏力,或兼胸闷,腹胀,纳少,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苔厚腻,脉沉缓。 (3)脾肾阳虚证:全身明显浮肿,按之深陷难起,腰腹下肢尤甚,或伴胸水、腹水,畏寒肢冷,身体重着,神疲倦卧,脘腹胀满,或腰膝酸软,恶心,呕吐,纳少,便溏,小便短少不利,面色?白,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4)肝肾阴虚证:浮肿较轻或无浮肿,头痛,头晕耳鸣,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多梦,口干咽燥,或腰膝酸软,或伴痤疮,舌红,苔少,脉细数。 (5)气阴两虚证:浮肿较轻或无浮肿,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或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易感冒,舌红少津,苔少,脉细弱。 标证 (1)外感风邪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嗽,喷嚏,流涕,无汗或有汗,或喘咳气急,或咽红、喉核肿痛,舌红,苔薄白,脉浮。 (2)水湿内停证:全身明显浮肿,皮肤光亮,按之深陷难起,腹水明显,或伴胸水,或见胸闷、气短喘咳,或身体困重,腹满泛恶,便溏,尿少,舌淡,苔白,脉滑。 (3)湿热内蕴证:身体困重,身热不扬,皮肤疮疡疖肿;恶心欲呕,口粘口苦,口臭,口干不欲饮,脘腹胀满,纳呆,大便不调;腰痛,小腹坠胀,小便频数短黄,或灼热刺痛,尿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瘀血阻滞证:颜面浮肿,面色紫暗或晦暗,眼睑下发青,唇舌紫暗,皮肤粗糙或肌肤甲错,有紫纹或血缕,或胁下痞块,腰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少,脉涩。 (5)湿浊停聚证:身重困倦,精神萎靡,头痛,眩晕,胸闷,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粘腻,小便短少,口粘腻,舌淡,苔厚腻,脉滑。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 本证 (1)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利水 推荐方药: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物组成:汉防己、黄芪、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脾虚湿困证 治法:健脾益气、渗湿利水 推荐方药:防己茯苓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组成:汉防己、黄芪、桂枝、茯

文档评论(0)

Pumpk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414134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