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文言文阅读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要求是:地掌握教材中的文言知
识、具有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生而言的。所谓“浅易”,主要表现在:①文中涉及的
词
语及相关知识多为常见常用,不需过多地了解 文言文测试分单选题和客观题两种题型,
分别出现在第Ⅰ卷和第Ⅱ卷中。从试题特点看,单选题的考查“言”“文”并重。“言”即文
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理解、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词义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
的理解。从测试能力看,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主观题主要指翻译和断句。文言文翻译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句式和用法”在第
Ⅱ卷同文言文翻译结合起来考查;翻译的句子一般从上文的阅读材料中选出;翻译的文句偏
重选句特点及表达方式,以及对实词、虚词的理解;难度不会太大,主要得分点是中学学过
的,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阅读材料出处避熟就生,命题者有意识避开《史记》等常见文言阅读材料;文体仍以史
传作品和散文为主,但其他体裁的材料数量也有所增加,文言小说也开始出现。选文的历史
背景及创作背景就能够完全读懂。②选文多为内容积极、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
物传记类文章或其他散
文。温 馨 提 示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必考试题,应作为复习备考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新课标的试
行,文言文不仅在教材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在高考试题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分值比例越来
越大。这些都应引起我们复习时的重视。
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精讲*
“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
含义的具体语境;“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
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知识点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形异义
等。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如:往。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顽固。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适合。
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 B。 “适”是 “到”的意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自己的。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道理。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共同。D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
确的一项是( )
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歉,谢罪。
B.素善留侯张良 善:善良。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颁发。
D.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出:表现优异。
解析:共:通 “供”,供应。A 解析:B“善”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
1
“与……交好”。C“颁”是通假字,通 “斑”。D“突出”是古今异义词, “突然出现”。*
对应训练*
考点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点精讲*
文言虚词与文言实词是相对的。一般说来,文言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子中充当主
要成分,而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的有实际意义,如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有的只
有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如助词、叹词等。《考试说明》中对于文言虚词的要求有两
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的限定。《考试说
明》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规定为 17 个,即 “而、何、乎、其、且、若、所、为、焉、也、
以、固、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
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如:
下列各句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因:介词,趁着。
B.东割膏腴之地 之:助词,的。
C.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而:连词,表并列。
D.以致天下之士 以:连词,表目的。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 B。这里考查的都是常见的文言虚词,
“因”是 “动词,沿袭”。
*对应训练*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幼儿园校舍安全排查自查报告范文.docx
- (GB6722-2023)爆破安全规程(四).docx VIP
- 人教新起点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6-Winter-Vacation-整单元ppt课件.pptx VIP
- 盖梁双抱箍法施工工法.pdf VIP
- 金天钛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材料强国,高端制造,高端钛合金,航空深海铸就高成长.pdf VIP
- 船舶监造培训课件.ppt VIP
-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提升训练)(教师版).docx VIP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识点汇总.pdf VIP
- DG_TJ08-202-2020:钻孔灌注桩施工标准.pdf VIP
- 山东省济南一中《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