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1)形象导学案(无答案).docVIP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1)形象导学案(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1)形象导学案(无答案) PAGE PAGE PAGE 2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2 页 诗歌鉴赏(1)形象 李仕才 【考纲说明】 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2.学习诗歌形象鉴赏方法。 3.培养理解与分析能力,归纳与概括能力,学会规范回答诗歌表述题。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1.熟读诗歌。 2.结合“典型剖析”及“实战真题”,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学会规范作答。 【典例剖析】 一、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古典诗歌的形象一般包括三部分: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示例1】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唯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杨万里喜欢描写自然景物,这首七绝描写了早春雪后晚晴优美的山色,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的美好情怀。可通过题目“最爱”和诗中词语“逐胜”“忘寒”归纳出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案: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示例2】 (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意境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解答此题,不能只看前两句本身,必须联系后文的相关描写。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二联描写了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起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树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方法归纳】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实战真题】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 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答: (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3、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我的收获 我的收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59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