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4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巩固练2
PAGE
PAGE 6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6 页
古代诗歌鉴赏 巩固练(二)
一、(2018·新余三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书边事①
张 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②。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 ①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为吐蕃所占。此后,因民众起义及吐蕃将领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本诗大约写于此时。②“梁州”,当指“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一东一西遥遥相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断”字表现力很丰富,它将“调角”与“清秋”融而为一,表现了边塞军情的紧急。
B.“倚”字,写出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边塞的秋色。
C.颔联中作者的视线从青冢移到凉州,此时夕阳西下余晖一片,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
D.本诗运用虚实结合、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抒写了诗人在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感。
【解析】 A项,“军情紧急”不当,应为表现了边塞的深广清幽。
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畅游边塞的喜悦之情。前三联烘托渲染了边境生活和平安定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畅游边塞的喜悦之情。(3分)(2)渴望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尾联巧用比喻,表现了当时民族之间的良好关系,表达了渴望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3分)
【解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美好的愿望。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平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申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
【诗意】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二、(2018·宜昌部分示范高中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客 游
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 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解析】 B项,“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应是“暖”和“悲”形成对比。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答案】 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异: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2分)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2分)
【解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战争已经持续了很久,家中亲人的消息值得上万两黄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家书抵万金”引起了很多遭遇离乱的人的深深共鸣。“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这两句是说诗人想效仿古人,以求入朝为官却始终不能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由此可得二者异同。
【诗意】 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悲愁充满了客游千里的羁旅之心。没有机会进京求取功名,却只能长久地淹留在赵国的旧地。自己已经离乡多年了,一年四季都没有机会去祭拜自己的祖宗。我经常像冯谖那样弹唱失意的剑歌。每次思归都未能如愿,因此,只能写封书信来表示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话题篇)专题01时政论文(含解析) (2).doc
-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话题篇)专题04现代散文(含解析) (1).doc
-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话题篇)专题05新闻热点(含解析) (1).doc
-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话题篇)专题06人物传记(含解析) (1).doc
-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技巧篇)专题0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技巧(含解析) (1).doc
-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技巧篇)专题0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题技巧(含解析) (1).doc
-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技巧篇)专题04探究类试题解题技巧(含解析) (1).doc
-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实战篇)阅读综合演练(1)(含解析) (1).doc
- 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4)(含解析).doc
- 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一周练习(3)(含解析).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5板块语言文字运用巩固练1.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5板块语言文字运用巩固练2.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4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5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代诗歌鉴赏.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6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1).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6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7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
-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9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doc
最近下载
- 人教版高中数学精讲精练选择性必修一1.1 空间向量及运算(精讲)(解析版).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管理.pptx
- 福彩3D历史数据EXCEL自动更新.pptx VIP
- 打击网络诈骗 加强自我保护---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docx VIP
- 妇产科护理PPT课件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pptx
-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综述.ppt VIP
- 2025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docx VIP
- 202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7.5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举一反三讲义)(全国)(解析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