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淡水絲狀藻吸附水中重金屬之研究 指導老師: 李依釗 老師 組員:鄭偉倫、簡志翔、蔡瑞閔、張哲銘、陳駿賢、余秩丞 報告學生:劉宇謙 摘要 利用淡水絲狀藻之藻粉來進行吸附水中銅、鉛金屬。取自天然河床上之剛毛藻及水綿進行脫色前處理過程,比較剛毛藻藻粉在不同狀態之下吸附銅與鉛金屬的效果。將剛毛藻經脫色處理,並以高溫碳化至白色粉末狀,將水中之pH值固定於5之狀態下,以剛毛藻藻粉劑量為0.1g/L,經反應時間 60分鐘後達飽和穩定,且吸附效果最佳。 前言 由於科技的進步,人們從農業時期漸漸的步入工業時代;而工業社會發展快速性,遠遠超過農業,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噪音、空氣、廢棄物、水污染……等環境問題。 水是生物生存的必備條件之一,由於工業的發達,許多化學產物所製造出來的重金屬,使得生物使用的水變得不適合使用,所以我們以此為出發的觀點去研究如何處理水污染的問題。 生物,身體所需求金屬元素,是很微量的,一但過量,很容易引發毒害,經生物累積之後,其對生物所造成的傷害不容小覷。重金屬係指原子量超過鈣(40)以上之金屬,累積在生物體或人體會造成損害,如銅、鎘、汞、鉛、鎳、鋅、銀等。 研究方法 剛毛藻浸泡於濃度 6% HClO 溶液 室溫下浸泡3小時 浸於0.5N NaOH 之溶液 曬乾 磨成粉 用過濾網取0.1~0.5um粒徑的藻粉 吸附實驗步驟 研究結果發現 1. 濃度於150ppm時,去除率30分鐘後趨近平衡;濃度於250ppm時,去除率60分鐘後趨近平衡。 2. 脫色與未脫色的效果於低濃度跟高濃度的比較中發現,脫色的於高濃度吸附較未脫色的效果好。 3. 結果為經過處理脫色碳化的方式吸附穩定效果最佳,去除率達40.86%。 4. 銅與鉛去除率之比較發現,藻粉於高濃度時對銅去除率比鉛高;藻粉於低濃度時對鉛去除率比銅高。 結論 1.藻粉於低濃度重金屬溶液中銅之去除率比鉛之去除率要低,所以於低濃度重金屬溶液中時較適合以藻粉去除鉛。 2. 藻粉於高濃度重金屬溶液中鉛之去除率比銅之去除率要低,所以於高濃度重金屬溶液中時較適合以藻粉去除銅。 3. 於脫色與未脫色之中發現,脫色後去除率比未脫色高出許多,所以脫色成效的提升,有助於去除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Erik T. Englebert, Colleen McDermott, and Gregory T. Kleinheinz” Impact of the Alga Cladophora on the Survival of E. coli, Salmonella, and Shigella in Laboratory Microcosm”。34:377-382,2008。 易希道、周惠慈、李春序”普通植物學 ”,國立編譯館,1971。 邵廣昭”台灣多樣性資訊網 網路電子版”Http://.tw/。2003。Version 2007/6。 施郁庭”台灣南部河川上游水綿屬與剛毛藻屬之分佈及其生長環境因子探究”,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33。2007。 * 研究目的 此實驗是以探討剛毛藻藻粉對吸附水中重金屬銅、鉛離子,所用之不同方式的前處理,如:脫色、炭化、粉末、剪碎。於固定劑量及pH值中進行不同實驗條件狀態下比較,來了解剛毛藻最佳吸附狀況的方式及效果。 經上述處理方式的剛毛藻用以吸附水中重金屬銅、鉛離子,進而達到減少、去除污染。 秤20g重的剛毛藻 磨成粉 剛毛藻浸泡於濃度 6% NaClO 溶液,脫色效果最佳 在室溫下浸泡3小時,取出用清水洗淨至pH=7左右 浸於0.5N NaOH 之溶液,放置隔夜過濾後曬乾 取藻粉0.1g 測吸光值 用Cu、Pb離子溶液,配150、250mg/L不同濃度Cu、Pb離子溶液 反應時間分別為3、6、10、20、30、60及90分鐘 過濾取上澄液 算出吸附量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