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8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
PAGE
PAGE 3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3 页
8 古诗文基础题强化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骰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B.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C.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D.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解析:选D。从语法结构来看,“上下相循”是主谓结构,相对完整,应断开,排除A、B两项;“当其势之偏重也”中的“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不能断开,排除C项。
【参考译文】
我听说治理能够成功的原因,就像流水一样是自上而下的。朝廷公正,用的官员就贤明;官员贤明,下面办事的胥吏就不敢做道德败坏的事。革除流弊,是自下而上的,胥吏办事不枉曲法令,官员就不会做错事;官员不做错事,推而广之,朝廷里就不会有不好的政治措施了。从上到下相互循环,那么从古至今的变化就都在其中了。如果政治措施发生了偏移,即使是圣明的君主贤能的丞相也不能把它纠正过来,让政令施行的时候不那样犯错;如果能像那样上下循环地匡正政令,天下就不会得不到好的治理了。过去天下人做官的方法是一样的,虽然这个人不一定非常有才干并且贤明,但是他熟悉政事有二三十年的经历,最少也要十多年。
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授予或免除官职,类似表示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的词语还有拜、授等。
B.刺史,又称刺使,职官。汉武帝始置,“刺”有“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
C.麾下,意指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或者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D.践阼,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帝王登阼阶主持祭祀。
解析:选A。“除”是授予官职。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译文:
答案: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的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参考译文】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的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高拱高兴地说:“相契合了。”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 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D.这首诗采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14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15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16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doc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18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19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0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言文阅读.doc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1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5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6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热点循环练27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9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练 (1).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9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练.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10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12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 (1).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12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14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16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18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20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doc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短平快增分练21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练.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