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 民族 的哀挽文化源远流长 ,形式有多种多样 ,如挽诗、挽歌、祭文、悼词、
花圈等等,挽联就是哀挽文化的一种。
何谓挽联 ?请看下面一例:
母虽死,母死犹生,当年机杼停声,自是清灯传荻教;
儿欲归,儿归不得,万里关山在望,心随明月到蓉城。
这是黄琪翔先生 的悼母联 。当时黄在南京 ,得知母亲去世 的噩耗 ,因工作关
系不能 回家奔丧 ,而将无 限痛怀注入联 中,电函其母灵前 。这种为悼念逝者而作
的对联 ,叫挽联 。为别人而作 的叫他挽联 ,为 自己作 的叫 自挽联 。他挽联对逝者
寄托哀思,表示怀念 ;对生者寄予安慰 ,给 以鼓励 。 自挽联对 自己生前作 自我鉴
定。因而,这样的对联只适于治丧和祭祀时用。
挽联 ,是哀挽文化 的继承和发展 。为逝世 的人著文作诗 ,表示悼惋 ,寄托哀
思,这种哀挽风俗在上古时代就 已形成 。有文字记载 的哀挽文化 ,见于我 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其中就收录有悼念父母的 蓼羲》诗 ,以及悼念丈夫 的
葛生》诗等。这样的哀挽诗,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用哀挽文字悼死者是一种 民风 民俗 ,为文 的形式不 同,但表达 的情感是相 同
的 悼死慰生 。这样 的哀挽文字 ,挽诗使用较早 ,次为挽歌和祭文 ,最后则是
挽 联 。“挽 ”也 写 作“輓 ,牵引也 。古人送丧 ,皆执绋 绋 ,挽索 ,牵 引灵柩 的
绳索 。古丧制, 礼记》云: “助葬必执绋。”后因作送葬的别称。 年 月 日
孙中山的灵柩奉安紫金山时,不少要人亲为执绋。 年 ,时任党 中央书记处书
记任弼时逝世 ,送葬时,毛泽东、刘少奇 、周恩来 、朱德等领导人为之执绋 。晋
干宝 《搜神记》: “挽歌者,丧家之乐;执绋者,相和之声也。挽歌辞有 《薤
露》、 《蒿里》二章,汉田横门人作。”挽歌,古人送丧,执绋挽丧车前行的人,所
唱哀悼死者的诗歌,如 《薤露》、 《蒿里》之属。崔豹 《古今注 音 乐 》:“ 露》、
《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 门人,横 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至孝武时,李
延年乃分二章为二 曲,《 露》送王公贵人; 《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者歌之,
世亦呼为挽歌。”《诗经 国风 黄鸟》诗就是脍炙人 口的哀挽诗 。这是一首秦 国人
民挽三 良的诗 。如反复咏唱的 “彼苍者天,歼我 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而
这几句挽诗,常被挽者引用。
露 》 曰:“薤 上 露 ,何 易唏,露 唏 明朝 更 复落 ,人 生 一 去 何 时归 ?”《蒿 里 》
曰: “蒿里谁家地 ,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 ,人命不得相踟蹰 。”这就
是专在送葬时唱的挽歌。 《艺文类集》十六晋左芬 《万年公主诔》: “挽童齐唱,悲
音激摧 。”这就进一步说明,唱挽歌是当时社会上的一种悼死的风俗。这种风俗相
继承发展 ,历代作哀挽诗歌 、哀挽辞赋 、哀挽对联不乏其例 。战国时大诗人屈原
的 《国殇》便是一首哀悼英勇作战壮烈殉 国的将土 的挽歌 。西汉贾谊 的 《吊屈原
赋》便是一篇有名 的悼念屈原 的吊祭文 。作者不仅对屈原 的 “信而见疑 ,忠而被
谤”的不幸遭遇十分同情,而且联系了自己的身世 ,读来别有所思,激心动情。
后来,汉司马相如的 《哀秦二世赋》、蔡邕的 《吊屈原赋》、晋潘岳的 《悼亡
诗 》、唐韩愈 的 《祭十二 郎文 》、宋欧 阳修 的 祭石曼卿文 》、清袁枚 的 祭妹文》
等等 ,都是发 自至性至情 的哀挽佳作 ,千古传颂而不衰 。那些挽诗 、祭文都是为
他人所作 的叫他挽 。生前为 自己作挽歌 的叫 自挽 。 自挽 ,最迟产生在晋代 。晋时
陆机 、陶渊 明、南朝宋鲍照都有晚年 自作 的挽歌 、祭文 。陶渊 明 《自祭文》云 :
“匪贵前誉 ,孰重后歌 ,人生实难 ,死之如何?”那末 ,自挽联始于何时何人呢?
南宋赵鼎死前 曾自题一联于铭旌上 :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直抒
胸臆,坦然 自若 。说到挽诗,陶渊 明的 《拟挽歌词》云: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 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真题 .pdf VIP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GB∕T 39758-2021 无障碍设计 盲文在标志、设备和器具上的应用.pdf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法哲学原理第二讲导论-公开课件.ppt VIP
- 法哲学原理课件.pptx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VIP
- 广告语言的语用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