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交叉学科研究人员
科技发展研究
第 2 期
(总第192 期)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2008 年 1 月 8 日
编者按:由“单兵作战”走向“团队合作”是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不管“个人”
还是“团队”,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人员是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中的核心因素。本期为系
列解读报告的第二期,重点围绕交叉学科研究中如何调动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总结和分析。
培养交叉学科研究人员:需要宽容与鼓励
—— 交叉学科研究人员培养的主要障碍与对策思路
21 世纪初,英国广播公司(BBC )第三套节目曾对23 位世界著名科
学家进行访谈,其中包括霍夫曼、米切尔、布莱克、埃德尔曼、盖尔曼、
格拉肖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结果显示,这些科学家绝大多数均为多学科
研究背景,最多达6 个,平均达到3.3 个。为此,BBC 得出了一个结论:
交叉学科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科学工作者无疑是这股潮流的“弄潮
儿”。在《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人员所肩负的
重要责任:展示并发挥交叉学科研究的优势;勇于进入新的研究领域;面
向其他学科的文化和价值观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汲取不同领域的知识与
文化。研究人员如何实现自身的责任并担当推进交叉学科研究重要力量的
角色,日益成为交叉学科研究的焦点。
1
一、交叉学科研究人员的构成
根据研究工作内容、水平和责任的不同,交叉学科研究人员主要由四
类群体构成,分别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和教研人员。
本科生:交叉学科研究人员的蓄水池。本科学生经过多门学科的学
习,特别是得到相关研究经历的锻炼后,具备了一定的从事交叉学科研究
的条件,为交叉学科队伍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源头保障。这种功能的实现
与以下三种态势密不可分:(1)本科生教育的交叉学科设置日益增多。据
统计,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CIP )2000 年单独设置了“交叉学科”
和“综合学科”两个学科群,占所有学科群的比例为7%。其中,“交叉学
科”学科群下辖21 个学科,比1985 年版的l0 个增加了一倍以上。(2)本
科生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趣日渐高涨。调查显示,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
学选择跨院系或跨学科项目的学生数量在过去 10 年中增长显著。此外,
从1990 年至2004 年,哈佛大学选修化学和物理学联合专业教育的本科生
数量翻了近两番。(3 )本科生参与交叉学科研究的机会日趋增多。国内外
许多高校鼓励本科生以实习方式参与交叉学科研究,以丰富其研究经历,
如密歇根大学的生物研究站。该站研究的重点是生物学和气象学的融合,
以学科交叉的方式启动了“生物圈与气象研究培训计划” ,其吸纳人员多为
全美大学的本科生,迄今已吸纳了来自 15 所大学的众多本科生。
研究生: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参与者。许多研究人员在研究生阶段
都有参与交叉学科研究的经历,在培养和激发研究生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兴
趣方面,美国高校联合导师负责制(Co-Mentor )值得我们学习。美国高校
的研究生可以自由选择攻读第二专业硕士学位,如经济学或心理学专业的
学生往往会攻读统计学硕士来加深既有的专业背景深度,联合导师负责制
正是这种选择过程及其效果得以释放和实现的关键。联合指导的方式可以
使研究生与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产生直接联系,同时综合其自身学习和导
师的建议,为未来交叉学科研究目标形成自身的技能和经验。例如,美国
2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导师联合指导的措施,
学院有 80 ~85 名导师,在涉及交叉学科的 6 个部门工作,每年可以在部
门之间自由流动。这些导师的学科背景涉及科学历史学、生物伦理学、政
策理论、科学哲学、人类学,实现了真正的交叉学科教育环境。
博士后:扩大新学科研究的深度。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博士后
无论从能力还是视野均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博士后的经历为研究人员在
新学科专业背景深度的拓展方面提供了平台。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数学与
数学应用研究所(IMA )通过博士后流动站的构建来推进交叉学科研究。
IMA 的博士后职位为那些有数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