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教育研究學報~, Vol. 1 久 No. 2, Winter 2002
。 Hong Kong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從香港中學教職員問卷調查看學童欺
凌現象與對策
黃成榮
盧鐵榮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學者對研究欺凌問題的興趣不斷增加,有些研究
欺凌問題出現的情況和性質、被欺凌者的性格特徵、面對欺凌的態度、
欺凌的影響及從老師的角度看欺凌等。在香港,欺凌的研究並不多見,
這篇文章描述外國及本土一些有關欺凌的研究文獻,透過回顧欺凌研
究的發展,及引述筆者最近進行的一項中學教職員問卷調查結果來探
索香港學童欺凌問題。基於是項研究結果及外地的文獻,筆者建議學
校宜投入資源改善校園環境及採取多方合作的策略以減少欺凌。學校
宜及早推行一些反欺凌的課程、舉辦更多的活動教導學生情緒控制及
向高危受害人提供自保訓練計割,並應考慮、推動朋輩調解計割,讓學
生參與共創和諧校園。
關鍵詞:校園暴力、欺凌、學生訓
本文通訊士也址:黃成榮,香港九龍塘遠之路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電子郵箱: ssswwong@ .hk
254 黃成漿、盧鐵榮
前言
香港學童欺凌問題Cschool bullying)似乎愈來愈普遍,在傳媒的報
導中,我們不難看到學童被人嘲笑、恐嚇和暴力對待的案例(蘋果
日報, 1999年2月10 日;太陽報, 1999年5 月11 日;東方日報, 1999
年8 月31 日; }我報, 2000年10月14 日;蘋果日報, 2001 年6月9 日)
在1997年,一名男童在集體欺凌下被折磨至死,其後吏遭人燒屍(東
方日報, 1999年1 月28 日) ;在1999年,一名女童在學校附近的農
郎中,被一群同校的同學於梯間性侵犯,引來傳媒廣泛報導(明報,
1999年2月5 日)。近年來,我們也發現在美獨發生了不少的校園槍
擊案,其中一些行為是因為犯事人以前曾被欺凌而作出的報復,例
如有學童拿走了家中的槍械回到學校,用槍射擊欺凌他的人(蘋果
日報, 2000年5月28 日;明報, 2000年3 月6 日; Yahoo News , 5 March
2001 )
根據美關大學女性教育基金協會公布的報告,大約有八成學生
表示曾在學校遭遇過某種形式的性騷擾;不分男女學生都有八成表
示,這些口頭和身體的性騷擾行為甚至經常在老師面前為之,而且
有的早自小學時代已闊始。這個協會公布的報告題為「充滿敵意的
走廊:學校裡的欺凌弱小、嘲笑和性騷擾行為J 協會執行長伍茲
女士表示: r 對學校裡的男孩和女孩而言,性騷擾是日常生活的一
部分。 J 這份報告根據的是哈瑞斯互動民調公司所進行全國性調查
的結果,調查對象是2, 064名公立學校的8到11 年級學生(中華日報,
2001 年6月8 日)。另外,台灣教育部資料也曾指出在台北市、基隆
市等地區二十所國中學生調查中發現,在一個學期當中曾遭遇到暴
力行為者有27.1 % 其中26%受到輕微口語恐嚇或強行借物或物品
被故意破壞;受到毆打致傷或被執刀棍恐嚇取財等嚴重暴力侵害事
件則有4.9% (教育部設1[委會, 1995)
雖然,在香港並不容易獲得槍械,然而學童闊的欺凌事件可以
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不少在成績較差之學校組別任職的社會工作
者及老師也曾指出,很多學童經常被人冠以那名、被排斥及持續性
中學學童欺凌現象 255
地被強索物品。在眾多的案例中,有些學生持續地被欺凌後,變得
怕事及失去自信;有些更害怕上學,不敢面對欺負他的人;更甚者,
有些被欺凌者在長大後,成為欺凌者去欺壓他人,以報復的心態去
欺負比他弱小者(東方日報, 2000年2月10 日;是島臼報, 2000年
5 月413 )。為了鑑定欺凌問題的範閩、潛在的思素及對策方法,我
們必須進行詳盡而有系統的調查,而訪問對象除了是學生外,亦應
訪問校長、教師及社工的意見。筆者從香港城市大學獲得了研究經
,進行是項全港性的中學教職員對學童欺凌的現象問卷調渣。本
文先回額外地及本地之欺凌研究及概念,然後簡述此項本港中學教
職員問卷調查之方法及結果,並討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