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中 译 本 序
雅克 马利 坦( 是 法 国 当代 著 名 的哲 学
家 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 ,也是当今西方世界极有影响而又极有势
力 的哲学流派“新托马斯主义 ”的理论家和领袖人物 ,他在世 时,就
被 人们 誉 为 “二十 世 纪哲 学 和 文 化 生 活 中 的一 支 强 有 力 的力
量 ”。
马利坦于 年 月 日出生于法 国巴黎一个信奉新教
的家庭 ,从小受到宗教 的熏陶。青年时代入 巴黎大学文理学 院学
习,一度迷上柏格森 的哲学 。 年 ,获哲学博士学位 。上大学
期间,马利坦结识 了出生于俄 国的女学生 尔后成为诗人 的拉依
撒 奥曼索夫( ,他俩于 年结婚。婚后
两年 ,这一对信奉新教的夫妇在法国小说家 批评家勃洛依(
)的影 响下改宗罗马天主教 。
年 ,马利坦利用得到的密科尼斯基金 的奖学金去德国海
德堡留学,在新活力论学者德里斯 门下专攻生物
学 。一九 八年回国后,一度替著名的哈雪特出版公司主编 《实用
生活词典》,空余时 则潜心研读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 阿奎
那 的著作 。 年 ,受聘在斯达尼斯公学担任哲学教师 。两年
后,开始任教于 巴黎天主教研究所,讲授“现代哲学 ”,直至 年
底 。
① 见 保 罗 爱德华兹主编的 《哲学百科全书》第五卷第 页 ,纽约, 年 版
第 2 页
年 月,马利坦赴美进行演讲和教学旅行,预定在 同年
月返国,后因法国遭纳粹德国蹂躏而滞留美国。在美国,他参加
了戴高乐将军领导的 “自由法国”运动,是最早在 国外参加这一运
动 的法 国人之一 。这期间,他先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 比亚大
学聘为客座教授 。大战结束后,从 年到 年 ,被戴高乐将
军委任为法国驻梵蒂冈罗马教廷的大使,与教皇过往甚密,对梵蒂
冈的政策产生过一定影响。
年 ,马利坦重返美 国,应聘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直至
年退休时为止。 年,妻子拉依撒去世 。晚年隐居法国图
卢兹修道院,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十二年,直至 年 月
日辞世,终年九十一岁。
马利坦是个勤于著述的哲学家。据统计,他一生留下的各类著
作多达 四百余本(部分为篇 ),仅 哲学方面 的论著便超过五十本 。作
为一个托马斯主义者 ,马利坦 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原则上并无多少
创见,他大多在重弹他的前辈 所谓“天使博士 ”托马斯 阿奎那 的
老调。他本人就 曾明确表示,人们在 “托马斯主义”前面加的那个
“新”字是多余的。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就认为马利坦对宗教哲
学毫无贡献 。马利坦对托马斯主义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以下两个方
面 :首 先 ,作 为 托 马 斯 阿奎那思想的权威阐述者,他在对托马斯
学说的具体阐述和论证中,使之更见系统,更成体系。其次,马利
坦是站在 “现代 ”的水准上阐发托马斯的学说的。他
文档评论(0)